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出版的“秘密”尽在其中——浙江大学出版社《老猫学出版》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出版的“秘密”尽在其中——浙江大学出版社《老猫学出版》
2009-08-11 09:36:13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8-07 
 
 书名:《老猫学出版》订购
 ISBN:978-7-308-06691-4
 著者:陈颖青
 字数:210千
 开本:16开
 价格:32.00元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推荐语】

 出版的“秘密”,尽在其中。
 网络时代的编辑“圣经”!

 此刻的时势,出版将是一个整合的概念,编辑必须从头就注入营销的思考,出版必须把经营视为整体,成本、效率、品质、推广、调度、营运、编辑、营销、财务、库存、通路,全部都要熟悉。

 这一行最成功的编辑,骨子里都是精明的生意人,只有他们够精明,最后才有办法表现得优雅。

 编辑的乐趣在哪里?乐趣在于“发现”。发现一个题材、发现一个作者、发现一部作品、发现一个书名、发现一个可以与读者共享的意念,最后,发现你具备能够让读者喜爱你编辑的作品的能力。这种乐趣又是作为编辑人永远不变的享受。

 【作者介绍】

 陈颖青:1963年生,25岁进入出版业,经历多种跨部门工作,包括编辑、业务、营销等。现任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曾主编“自然珍藏系列”、“猫头鹰书房”及“科幻推进实验室”等书系。主编丛书多次荣获金鼎奖和媒体年度好书奖。

 【内容介绍】

 本书慷慨分享作者累积20年的出版实务经验与5年多的笔耕成果。

 从上游到下游,将台湾图书出版业的know-how尽纳其中,无论对编辑新手、出版老手、营销达人,或有志于出版产业者,都是极其实用的指南。

 在这个实体和虚拟交会冲击的时代,出版这样一个纸张书编辑的经验谈,会不会只是徒劳的努力呢?也许明天我们再也不需要跟纸张打交道了?纸张书的阅读率江河日下,电子书的未来迟迟不见芳踪,编辑的技艺会不会最后成为“屠龙之技”,无可施展呢?

 【推荐阅读】

 ——“编辑新手”
 
 新人上手编辑并不难,难的是你做了一年以后,仍然乐在编辑,愿意把出版当成生涯发展的重心。而这正是出版社对新手最大的忧虑。新手总是把工作想象成某种天上才有的行当。出版这一行,抱定“老板花钱请我来看书”的想象而入行的,大概没有九成也有八成(包括区区在下)。许多人以为编辑是某种优雅而高尚的职业,他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浸淫在书的世界中,好像时光永恒停驻,他们可以优雅从容,行有余力还可以舞文弄墨,留下薄名一番。

 当然真正做了编辑,你就会明白以上种种纯属误会。出版是文化创意产业,这意思不是说因此这个产业就因为充满文化气息而优游自得轻松洒脱。刚好相反,这个产业因为充满文化气息,而需要内部工作者严密备战,学得一身商业技术但是外表还要优雅从容。
……

 所以我们的忠告是什么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证明你完全明白,编辑是一门什么样的职业。你知道编辑不是“老板花钱请我来看书”那样爽快的差事,而你乐于以这样的理解继续追求编辑的生涯。如何证明呢?……

 ——“出版老手”

 将近10年的编辑生涯里,我的工作从不需考虑这种事。我可以研究版面,跟作者译者沟通,上稿、发排,为了不相信美编说我的要求软件做不到,可以自己狠肯Quark使用手册,我还会研究字体、印刷技术,追踪全球出版消息,看到版面舒服的书就买下来研究……可是你问我我编的书能卖几本?还要细分到不同通路,这,我应该知道吗?应该我掌握吗?这不是营销部、业务部的事情吗?这问题是不是问错人了呢?
……

 在那之前的10年,我以为编辑的工作就是把书编好,交给印刷厂,就行了。入库以后的事?不都是业务部该管的吗?在第一次听到那种问题以后,我的心情倍觉沉重,那是我全然陌生的世界。从起初的震惊,到排斥,到全力追索求解,中间是一段不算短的心理过程。最后为何会形成那个转折?千言万语总结起来,大概只有一件事可说,就是“编辑自主权”。

 ……

 你不再只是编辑机器,而是一个决策的人。代价是你得“拥抱”市场。

 ——“营销达人”

 书为什么需要解释?因为它躺在书店里,既不会开口,也不会秀出简报,而跟它躺在一起的书却那么多。那些行色匆匆、挑三拣四的精明读者,能够停留在你的书封上面的时间那么少。如果你还不多花一点力气向他解释,你出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值得他掏钱、把书买回家?那么他也就没有任何理由真的下手购买。

 而要“正确”解释书,核心关键就在这里。3秒钟,这是读者要不要拿起一本书的决定时间;10秒钟,这是读者愿不愿往下读你的文案,翻开内页寻找任何能够说服他的线索的第二个机会。如果你没办法掌握这10秒,那所有曾经拿起书的读者,就跟你无缘了。

 ……

 不同时代,每个社会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能量库,10年前的那个能量库,是关于资讯时代的集体焦虑。大家关切的是如何让自己跟上时代,免于被电脑淘汰,只要有人能够敏于辨认,勇于下注,并且打开一个“对的缺口”,山洪暴发的景象就会发生。

 辨认这个社会是否正在酝酿一个重大的能量库,可能不是太难,难的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对的缺口”,做对事,打开它。那几乎就是考验营销高手毕生功力的地方了。以PChome当年的局面为例,做电脑杂志的人不可谓不多,聪明优秀的也不是没有,可是他们没有打开“对的缺口”,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外行的文化人”,轻轻松松占有比他们大10倍的市场。

 ——“出版经营者”

 出版社是文化事业,从某个角度看,是个高尚的行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个前工业革命的行业。这一行的人都是文化人,都有才情,都有个性,也都不能忍受拘束、包袱、限制。因此写作进度、交稿期限,那是说不得、测不准的。

 ……

 城邦的第一年,三家独立出版社的合并,首先是从管理平台开始的。最早整合的部门是财会、人事、行政、仓储、物流、业务部和企划部门(只有编辑、印务是出版社自主)。部门整合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如果集合有力量,就集合;如果分散有力量,就分散。”

 ……

 城邦10年来,部门整合完全没有争议的大概只有人事、行政和资讯MIS部门。其他从财会、仓储到业务部门,到底要集合还是分散,多多少少都还有大大小小的争论。但无论如何争论,有利与否总是一个衡量评估的指标。那么城邦成功的关键就是在长期磨合中,终于找到了“哪些功能要集合,哪些功能要分散”的营运模式吗?

 恐怕又不尽然……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8-0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