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懂孩子才能帮孩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懂孩子才能帮孩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晓健 
2009-08-24 10:32:16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2000年6月14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刊发了一位化名叫晓琴的14岁少女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引发了全国家长与孩子的大讨论。

 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2.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
 3.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
 4.请自觉地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5.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
 6.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7.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
 8.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9.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10.请不要第一百零一次告诉我某事该怎样做。
 11.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
 12.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13.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
 14.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二、给晓琴的十四条建议


 我女儿今天给我拿来一份《中国青年报》,特地把6月14日“青春热线”版上一个叫晓琴的孩子写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用红笔标出来给我看。我思考了一夜,写了这么一份回答。

 1.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
 2.你打烂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
 3.你要参考我的“模式”生活。
 4.父母、儿女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18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5.你要先把父母当朋友。
 6.若有故意拿自己儿女做出气筒的人,则是天下最无知的人。
 7.能认识到是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
 8.犯过的错误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犯。
 9.我们确实应该注意方法和语气。但,同样一句话,是命令还是建议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
 10.以后最多说三次。
 11.我已给你讲清楚的、我同时也正在改正的坏习惯,你决不能有同样的坏习惯。
 12.父母最需要爱。
 13.我累时,确实需要有人递杯茶。
 14.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你原谅的,该你摒弃的,需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父母不是“省长”,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三、母子的共同答案


 我是一位母亲。儿子中考完毕,我们娘儿俩一起津津有味地阅读晓琴和一位母亲的十四条对答,颇有感触。于是母子俩一对一答,脱口说出了另一位母亲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

 1.孩子,当你需要帮助时,请告诉我。
 2.犯错误是难免的,请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3.你可以按照你喜欢的任何模式去生活,只要这能使你健康幸福。
 4.如果妈妈在这方面有做得不妥之处,请你指出来。
 5.让我们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做个好朋友。
 6.妈妈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请你多谅解。
 7.妈妈娇宠你的时候,请你保持头脑清醒。
 8.解决好你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问题是你走向成熟的关键。
 9.妈妈不会勉强你做任何事情。
 10.妈妈年龄大了,有些唠叨请你宽容。
 11.妈妈多么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2.先学会爱父母,你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13.孩子,你的要求是对的,自己的事都不做,何以做天下事?
 14.妈妈承诺,完全尊重你对生活的选择。———转引自2000年7月5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

 
四、十四条中藏玄机


 成长的烦恼——“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当年引发了两代人的全国大讨论,这其中蕴涵着怎样的玄机?

 进入青春期的晓琴,以建议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向家长发出了“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等信息。

 很快,一位母亲思考了一夜也做出了14条回答。她表达了“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你要参考我的‘模式'生活”“父母、儿女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18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你要先把父母当朋友”“父母最需要爱”等信息。

 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孩子长大了,产生独立自主的愿望,基于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请父母放下家长的架子与自己平等交流,请父母保护自己的隐私等这些建议是可以理解的。这位母亲对此的答案是希望孩子接受自己的生活模式,希望孩子在独立之前,接受自己的帮助。本着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她履行监护责任,希望孩子把自己当朋友,与自己能够敞开心扉的交流,这也无可厚非。

 可是,什么是沟通呢?沟通是双方在同一高度上,使信息无障碍地双向流动。这就需要双方在相互信任、尊重的基础上,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晓琴,有从自我出发的倾向,很难做到换位思考。作为教育者的母亲,是否能站在晓琴的角度思考问题了呢?是否 赞这是一位懂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母亲。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您也一定为自己与孩子很难沟通而苦恼吧。您一定也有疑问,怎么好好的孩子,忽然之间就不听话了呢?怎么就像个烫手的山芋,让人不知所措了呢?亲子沟通究竟难在哪儿呢?那么,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让我们共同走进孩子的世界。

  ……
  
 本文摘自《懂孩子才能帮孩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晓健著,2009年5月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