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28年后华东师大社再版中国“心灵鸡汤”《人生就是奋斗》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28年后华东师大社再版中国“心灵鸡汤”《人生就是奋斗》
2009-10-10 08:27:35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9日
《
人生就是奋斗
》或许是“文革”结束后第一部中国式“心灵鸡汤”。在一个一度以毛泽东语录为主要阅读物的国家,提倡追求自我幸福无疑是个标新立异的观点。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彼时的青年都成了这本书的热情读者。那是1981年的中国,“文革”的阴影尚未彻底消解,改革开放的浪潮已滚滚而来。面对社会主义的草和资本主义的宝,一代青年迷惑而焦躁,家庭出身的好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似乎预定了青年或成功或失败的命运。为了改变命运,一些人回城参加高考,另一些人则下海经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人们在经历了漫长的集体主义至上后,开始寻找个体自我实现的途径。然而这种实现荆棘丛丛,许多人再一次陷入了困境之中。
《人生就是奋斗》是这股困境中最响亮的呐喊。它似乎抓住了那个时代最激动和迫切的情绪—所有的困惑、迷失,只要坚持奋斗,幸福便指日可待。第一版首发10万册,售价2毛1分钱,顷刻间销售一空。作者潘益大,彼时不过30余岁,却带着媒体人独特的敏锐,用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挑起了人们心中自我实现的渴望。在书中,他鼓励青年“星星何须羡慕月亮”、“用奋斗奏响生活的琴弦”、“进取、永无止境”,用伟人们曾经的平凡激励年轻一代的奋斗之心。那一声“奋斗”的呐喊,是另一种理想主义的口号。
28年后,这本中国的“心灵鸡汤”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再版,然而,它是否能适应当下这个变迁的时代?
影响一代人的畅销书
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我们》节目现场争论激烈,80后的奋斗人生是那期节目的主题。
潘益大
被邀作嘉宾,此时他是一个80后的父亲。节目结束前,主持人王丽芬举起手中泛黄的《人生就是奋斗》说:“这是我青少年时所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它在我价值观形成的初期给我打上一层最健康最亮丽的底色。”她站起来,向潘益大深深鞠了一躬。
王丽芬的经历,或许是那个时代所有希望通过考学改变自我命运的学生的共同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成就了高干子弟完成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也打击了普通家庭孩子的抱负。然而潘益大却在书的第一章便写道:
家庭对于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来说,自古以来就只是养育和生活的场所,它既没有理由成为骄傲的资本,也不应成为自弃的包袱……我们理应用自己的汗水去开拓人生的新路。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几个伟人大师,是靠着“好爸爸”成才的呢?
这几句如今看来平常不过的励志语,是这个著名主持人奋斗人生的启蒙之言。年轻的王丽芬立志要奋斗—上北大,读博士。
由于种种原因,年轻女孩的梦想搁浅了10年,却始终未放弃。1991年早春,王丽芬带着最后一搏的心理背景参加北京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其心理压力空前。考前的晚上,吃完五颗安定片仍然无法入睡,还在凌晨呕吐了一个多小时。为了缓解考试的压力,她挑了几段她最喜欢的音乐缓解压力。那些熟悉的旋律将她带回了10年前在早上高声朗读《人生就是奋斗》的场面,也无数次闪现指着那张《光明日报》上博士招生简章的情形。这竟让她泪流满面。她的博士梦终于如愿。
回顾王丽芬的故事,或许在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心里很难理解。但这样的故事却真实发生过。深圳大学教授肖君和便是其中之一。他感激未曾谋面的潘益大,因为这一声“奋斗”的呐喊,唤醒了他一度失落的人生。
再版离现实多远?
王丽芬在央视节目现场的深深鞠躬,引起了许多观众对这本书的关注。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人,他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节目结束后,朱杰人立即联系潘益大,华东师大出版社决定再版《人生就是奋斗》。
“我原本就知道《人生就是奋斗》这本书,与潘益大也是朋友。”朱杰人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了解该书曾经的辉煌,而央视主持人的举动让他感觉此书值得再版。
据潘益大介绍,再版的《人生就是奋斗》删去了大量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词汇和主题。比如《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向并非过错》一章便做了删节。这个如今显而易见的道理,彼时却需要书籍为之肯定。潘益大觉得,这些不再符合这个时代。与此同时,他加入一些企业家的奋斗创富史,意图佐证“奋斗”至今适用。
如今的“奋斗”精神,即使在潘益大眼里,也不再是当初全情投入、无所畏惧的了。他甚至觉得,现代青年人奋斗前应考虑自身条件,适当规避风险,这是《人生就是奋斗》不曾提到的。
如果说《人生就是奋斗》第一版出版是在提醒人们“个人正当地追求物质生活本没有错”,那么朱杰人决定再版该书的目的显然带着历史的巧合。“我希望在这个过度追求物质的社会,提醒人们应有精神追求”。一个“奋斗”,两样解读。他通过这种历史轮回却不重合的解读,希望物质生活充裕的80后、90后们警醒。这一点,与潘益大不谋而合。
这个曾经辉煌的畅销书所身处的时代背景早已改变。再版后的《人生就是奋斗》,不再是那个书籍贫乏的年代。目标受众80后90后们是否还能在如今励志书泛滥的书店拿起这本带着历史烙印的父辈之书?让我们拭目以待。(来源:时代周报)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9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