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2009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获奖图书总览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2009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获奖图书总览
总编室
2010-02-04 08:27:10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25  
 
 一、30种图书获教育部颁发的“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1P理论——网状经济时代的全新商业模式》、《石涛研究》、《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财税法疏义》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动态声门与生理模型》(英文版)、《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健康、村庄民主和农村发展》、《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华文明史》(共四卷)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3.《顾客资源管理:资产、关系、价值和知识》、《〈理想国〉的诗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禅宗美学》、《〈圣经〉的文学性诠释与希伯来精神的探求》、《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地缘政治学:二分论及其超越》、《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虚拟经济及其法律问题研究》、《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4.《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社会学是什么》、《心理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成果奖。

 二、《中华人文精神读本·青少年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第六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三、4种图书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科学的旅程》(插图版)、《简明新全球史》(翻译版)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大学有精神》、《中国思想之渊源》入选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四、6种图书入选“2009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中国经济专题》、《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科学的旅程(插图版)》、《猎头局中局》、《谋生》、《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入选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选的“2009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五、2种图书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刑事诉讼谦抑论》获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著作类二等奖。

 六、13种图书入选《中国教育报》“200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中国教育报》“200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日前揭晓,我社教育中心有13本图书入选: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以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读本”(含《科技论文写作快速入门》、《如何写好科研项目申请书》、《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如何撰写与发表社会科学论文》、《学术道德学生读本》、《做好社会研究的10个关键》、《阅读、写作与推理》、《如何为学术刊物撰稿》、《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如何查找文献》等11种图书)。

 七、4种图书入选“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

 由中国图书商报社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的大型推介活动中,我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未来之路》经读者推荐和专家评选,荣列其中。

 八、2种图书被评为“60年60本中国最具影响力英语教育出版物”

 《大学英语立体化网络化系列教材》、《语言学教程》入选由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文报》评选的“60年60本中国最具影响力英语教育出版物”。

 九、2种图书获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评选的“全国优秀旅游教材”

 《旅游法规》、《旅游规划与开发》获全国首届优秀旅游教材评选的优秀旅游教材。

 十、《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上、下)入选由南方阅读盛典组委会、广东南方电视台举办的“2009雅姿·南方阅读盛典新世纪10年最受读者关注十大翻译图书”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