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科学家创作科普读物——《院士科普书系》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科学家创作科普读物——《院士科普书系》
蔡鸿程
2002-10-23 13:50:50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与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两所大学出版社合作,组织100多位院士撰写科普著作,已经出版三辑86种,另有4种作为科技书同时出版,总共90种,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读者给编委会和出版社打电话、写信,希望转达对院士作者的敬意,读者们还感谢编委会和出版社有魄力策划这一重大出版工程,认为:组织这么多的院士、我国各学科高水平的科学家们为广大干部、大中学校师生撰写科普书是件创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些书对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素质将会产生长远影响。
多年来,在我国的科普图书市场中,直接由各学科著名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很少。在美英德等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中,一些最好的科普读物基本上都是由科学家创作的。究其原因,发达国家公众较关心科技发展,而且他们对科学了解的程度,可能直接影响科学政策的制定和科学界的利益。这种环境有利于推动科学家们热心科普创作,通过科普读物使公众更多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以利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在我国,尚未能形成这种机制。我国许多科学家不太愿意从事科普创作的另一原因与我国现行的学术评价标准有关,不以科普为学术,花了很大力气写了科普著作,还被一些人认为是不务本业,浪费了时间。这种环境使得一些有能力、有积极性撰写科普著作的科学家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积极性受到伤害。然而,历史向来是由勇敢者、勇于变革、创新者谱写的。100多位院士在1998年6月毅然与清华、暨南两所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书,决心写好自己所精通学科的科普书,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提供精神食粮。
院士们创作《院士科普书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主要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科学概念、科技知识,如何让外行人读懂,并真正从中学到东西,受到启发,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许多院士为达此目的,组织老中青结合、专家与外行结合的研讨小组,和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一起反复研究、讨论,几议大纲、几易文稿,多次修改补充,直到满意为止。有的十几万字的书稿历时两年多,比写一本几十万字科技专著花的劳动更多。实践告诉我们: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技成果,是一种新的耕耘、新的创造。现在,百名院士和编辑、出版工作者几年来的辛勤劳动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原创性高级科普系列图书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广大干部、高校学生扩展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高级科普读物。我们向院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不少院士作者表示愿意听到各类读者的反馈信息,特别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普图书质量,进一步增加趣味性、可读性的建议,以利今后创作不仅自己满意,而且让广大读者满意的科普作品。
江泽民总书记在《院士科普书系》的序言中号召我们:“科教兴国,全社会都要参与,科学家和教育家更应奋勇当先,在全社会带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科教兴国也要抓好基本建设。编辑出版高质量的科普图书,就是一项基本建设,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很有意义的。”《院士科普书系》的作者们带了头,为我们科教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院士,更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更多的科教工作者加入到科普创作的队伍中来,共同创造科普创作的新局面,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作贡献。
《院士科普书系》第1辑书目
1对称与不对称李政道著朱允伦柳怀祖编
2来自微观世界的新概念──单分子科学与技术 白春礼著
3第三种科学方法──计算机时代的科学计算石钟慈著
4计算机怎样解几何题──谈谈自动推理张景中著
5机会的数学陈希孺著
6信息世界漫谈李衍达编著
7从绿叶到激光光盘──颜色与化学袁渭康主编 田禾陈孔常著
8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汪成为著
9海陆空天显神威──惯性技术纵横谈丁衡高著
1021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车陈清泉詹宜巨著
11坐飞机去──现代民用运输航空管德著
12悄悄进行的破坏──金属腐蚀曹楚南编著
13千秋功罪话水坝潘家铮著
14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与黄土高原张宗祜著
15沉默的宝藏──盐湖资源张彭熹著
16今日水世界刘昌明傅国斌著
17节水农业山仑黄占斌张岁岐编著
18产业大观朱高峰著
19动物的运动钦俊德著
20菌物世界漫游裘维蕃著
21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沈允钢著
22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生态控制系统工程谈起关君蔚著
23梳理人、事、物的纠纷──问题分析方法肖纪美著
24消除血肉之灾──创伤防治王正国主编
25征战癌王 汤钊猷著
《院士科普书系》第2辑书目
1人类认识世界的五个里程碑 席泽宗 主编
2 人造小太阳----受控惯性约束聚变王淦昌 著
3中子----打开原子能时代的金钥匙丁大钊 著
4加速器与科技创新谢家麟 编著
5我们生活在磁的世界里----物质的磁性和应用章综 主编李国栋著
6稀土元素----您身边的大家族苏 锵 著
7奇异的光----激光 姚建铨 编著
8人类的灾难----核武器与核爆炸乔登江 朱焕金 编著
9变幻流动的科学----多相流体力学林宗虎 著
10模糊性----精确性的另一半刘应明 任平 著
11神奇的表面工程徐滨士 著
12空天技术与材料科学傅恒志 朱明 杨尚勤 著
13泥土中的铝----科技腾飞的使者邱竹贤 著
14能源世界之窗朱亚杰 孙兴文 著
15石油树结奇异果汪燮卿 刘济瀛 著
16神奇的地热汪集旸 孙占学 编著
17海底矿产 金庆焕 著
1821世纪的铁路王梦恕 干昆蓉 编著
19数字地球与测绘 宁津生 陈军 晁定波 编著
20信息化社会的基石----计算机 周兴铭 徐明 著
21教电脑识字----浅谈汉字识别吴佑寿 著
22天堂的种子----热带作物 黄宗道 编著
23面对大自然的报复----防灾与减灾马宗晋康平高庆华苏桂武编著
24岩溶----奇峰异洞的世界卢耀如 著
25妇女保健 宋鸿钊 著
《院士科普书系》第3辑目录
121世纪的阳光产业----生态农业金鉴明 卞有生 编著
2工业发展的面包----芯片 沈绪榜 编著
3我们身边的超声世界 应崇福 著
4地下城市 钱七虎 卓衍荣 编著
5坚韧的盾牌----中国筑城史话杨秀敏徐飞邬建华编著
6生态系统浅说 阳含熙 李飞 著
7还我大自然----地球敲响了警钟 李星学 王仁农 编著
8胆石病----一个外科学家的实录 黄志强 著
9飞行的金属 刘业翔 李洪桂 上官正 张永键 著
10玻璃丝的神通----浅谈光纤通信 赵梓森 著
11黄道婆走进大观园----纺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季国标梅自强周翔邢声远编著
12射线束和材料改性 黄祖洽 著
13化学污染----破坏环境的元凶 陈荣悌 赵广华 著
14癌症有那么可怕吗----认识癌症,为了防治 吴 旻 著
15揭开核武器的神秘面纱 经福谦 陈俊祥 华欣生 著
16人类的诞生与进化 吴汝康 著
17氮循环----维系地球生命生生不息的一个自然过程朱兆良邢光熹编著
18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 曾融生 陈运泰 编著
19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任美锷 著
20金矿----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矿产涂光炽刘秉光王秀璋著
21石油----人类文明社会的血液 李德生 罗 群 著
22核能----无穷的能源 欧阳予 主编于仁芬缪宝书编著
23营造绚丽多彩的光世界----发光学趣谈 徐叙瑢 编著
24先进制造技术 姚福生 郭重庆 吴钖英 刘培权 编著
25返回式卫星 林华宝 著
26脑的奥秘 陈宜张 杨露春 王文清 唐孝威 编著
27贵金属----周期表中一族璀璨的元素 陈 景张永俐李关芳编著
28纺织新境界 ----纺织新原料与纺织品应用领域新发展郁铭芳孙晋良季国标邢声远编著
29农药化学 陈茹玉 杨华铮 徐本立 编著
30工程抗震的新发展 周锡元 吴育才 编著
31材料世界的天之骄子----航空材料 曹春晓 郝应其 编著
32离子的喷泉----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 魏宝文 赵红卫 著
33大地中的宝藏----实说中国的矿产资源 程裕淇朱裕生宋国耀著
34溶剂萃取 汪家鼎 骆广生 编著
35光子学技术----信息化时代的支撑技术王启明魏光辉高以智编著
36月球----人类走向深空的前哨站欧阳自远邹永廖李春来编著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10.2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