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成功举办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成功举办
2010-06-01 10:59:05  来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7-9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全国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同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五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在陕西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30余所高校的600多位代表,围绕“机械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杨祥常务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徐德民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邓宗全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润孝教授和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的委员代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代表、国家级教学名师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在5月8日的论坛开幕式上,论坛组委会主任李培根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姜澄宇校长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杨祥常务副主任分别致辞。

 大会合影之后,李培根院士作了“论教育改革之魂”的报告。李院士从“人本”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改革的灵魂应该是什么,又应该体现在何处。姜澄宇校长在“中外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比较分析”的报告中指出了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俄罗斯的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和中国的西北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本科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对中国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的启示。徐德民院士作了“无人水下航行器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报告。卢秉恒院士则在介绍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本届论坛主题阐述了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邓宗全教授,在以“关于加强本科生机械大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思考”为题的报告中,阐述了机械类学生大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而为配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论坛组委会特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机械专业标准的起草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高炉处长,结合其丰富的专业认证经历,为大家作了“推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报告。

 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西南交通大学吴鹿鸣教授以其所获的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基础,作了“以质量工程为航标,构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基础教育教学平台”的大会报告。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浙江大学陆国栋教授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作了“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的大会报告。清华大学童秉枢教授以“工程图学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建设”为题,在报告中介绍了工程图学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建设的相关情况。

 2009年的第四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一共收到论文投稿245篇,经过遴选,其中97篇论文入选《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9》。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入选论文进行了评选,从中评出了10篇优秀论文,并举行了颁奖典礼。

 之后,论坛按照工程图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金工与机械专业设立了三个分会场,进行了33个分组报告。这些分组报告一方面来自论坛组委会秘书处邀请的相关专家,另一方面从广大教师投来的208余篇论文中择优遴选,充分反映了国内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也获得了广大教师的肯定与认同。

 本届论坛的专家代表围绕本届论坛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研讨,共同探索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届论坛筹备有序,参会教师人数众多、气氛热烈;论坛的大会报告精彩纷呈,反响强烈。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广大教师的赞誉。

 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我们将从把握课程教学需求入手,扎实凝练论坛主题,努力为广大高校教师打造一个长期、稳定且规格较高的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与交流的平台,以切实为机械学科整体课程的综合性交流、研讨提供机会,从而加强机械类课程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机械学科系列课程的有机融合,并为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和机械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为提高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的水平做出贡献。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