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竞争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竞争——《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竞争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竞争——《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08 11:21:54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于取胜,孙子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孙子·谋攻篇》。作为一名兵家,孙子对战争的本质及其意义有着深刻的体认。战争是一种暴力对抗的行为,而暴力总是蕴含着巨大的破坏性能量。杀敌一千,己伤八百。战争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荣耀,也会带来毁灭,不管是对敌,对己,还是对整个战略环境来说,都是如此。同时,战争一旦爆发,就会不断升级,因为在战争中没有人会轻易地承认失败。只要有可能,战争的双方就都会不断地投入新的资源,企图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被打败的一方,也会竭力寻找新的复仇机会,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一步步地演化成相互伤害的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孙子会说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篇》的话了。百战百胜是常规的取胜模式,然而“战而后能胜,必多杀伤,故云非善”《十一家注孙子·谋攻篇·张预注》。对抗越频繁,消耗就会越剧烈。一旦陷入持续的对抗怪圈之中,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消耗,即使是不断地获取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但从长远来讲,有时候局部的胜利反而会带来战略全局的恶化。如果取胜的代价过于惨重,如果胜利者的力量遭到削弱乃至于力量衰竭,如果胜利的背后孕育着的是新的战争的胚胎,如果胜利者得到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对于胜利者来说,这样的胜利只能意味着新的灾难的开始,用孙子的话说:“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孙子·火攻篇》。
孙子把这样的胜利称为“破”,称为“灾”,也就是灾难性的胜利。这样的结果不是真正的战略家所应该追求的。真正的战略家,追求的不仅仅应该是取胜,而且应该是“兵不钝而利可全”,也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完美的胜利。在战争中,“战”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战”本身并不是目的。一味通过对抗手段来伤害对手去追求胜利,反而会最终伤害到自身的长远利益。明智的战略家是不会轻易地用直接对抗的手段解决问题的,用直接对抗的手段解决问题只能是战略的下策。明智的战略家,避免将取胜的重心放在暴力的直接对抗上,追求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之道。
所以孙子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篇》.真正善于用兵的人,不是把对抗的重心放在力量的直接对抗上,而是放在“非战”、“非攻”、“非久”,也就是力量的非直接的对抗上。“全”和“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孙子“全胜”之道的精义,就是要跳出战争来理解战争,从而找到一条超越战争的取胜之道。
在商业世界中,充满了竞争者之间的攻击与厮杀,打败对手成为许多竞争者最关注的目标,竞争甚至会升级为一场参与者统统出局的战争,竞争变成了竞争者相互伤害的行为。〔美〕戴伊,乔治·S.动态竞争战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9.但是,企业竞争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企业竞争就一定意味着无休止的对抗吗?
迈克尔·波特曾说:“有些企业似乎认为竞争行动完全是一种暴力行动:即依靠绝对优势的资源去打击对手”,“但是,即使绝对优势的资源也不足以保证预期的结果,特别是当竞争对手的反应强烈(或更坏,即绝望和无理性)时,或对手追求非常不同的目标时更是如此”。他说:“即使具有明显的强项,一场消耗战也往往两败俱伤,胜者同样要付出巨大代价,这样的战争最好避免。”所以波特说:“企业的目标是寻求避免不稳定和代价巨大的战争,这种战争对全部竞争者都有害,尽管本企业比其他企业会较好些。”〔美〕波特,迈克尔.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91.
企业竞争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直接的对抗打击对手只是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不能为了战争而战争。如果你夺取了天下,市场却已经被彻底破坏了,这样的胜利有什么意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惜一切代价去伤害对手的竞争手段让多少企业不堪重负,甚至同归于尽:“几乎可以肯定,报复行动会引发下一轮报复,利润将降低。”同上书:90.竞争研究者也发现,强调不惜代价打击竞争对手,反而是许多公司业绩不佳的原因。〔美〕格林沃德,布鲁斯、卡恩,贾德.企业战略博弈:揭开竞争优势的面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7.企图通过无休止的商战来摧毁对手,其结果往往是毁灭了整个行业的价值,最后也毁灭了自己的发展前景。
把竞争变成相互的伤害,本质上是由对抗性思维造成的。将取胜理解成力量的直接对抗,一切就是为了对抗而对抗,带来的只能是对抗的升级。对抗性的思维必然引起更激烈的对抗,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从而使对抗双方都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最终的取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破胜”,毁掉整个行业盈利的基础。只有跳出直接对抗的思维,着眼于降低敌对的意志,降低冲突的烈度,从而降低取胜的成本,才能跳出恶性冲突的循环,保全整个行业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全赢”的格局。这是市场的每一个竞争者都应有的责任、气度与格局。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超越战争,竞争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竞争。美国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麦克内利曾经以下棋来阐释“全胜”与“破胜”两种不同的思维。在麦克内利看来,亚洲人喜欢下围棋,而西方人喜欢下国际象棋。在国际象棋中,目标是通过消灭对方的棋子来取胜。游戏开始的时候,棋盘上布满了棋子,但游戏结束的时候,棋盘上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子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已经残缺不全,这就是“破”。围棋则与此相反。在围棋中,交手的双方是通过包围对方的棋子来占领地盘,吃掉对方的棋子反而是次要的目标。在围棋中,你不能通过无休止的吃子来打败对手。只知使用相互伤害的手段,是永远也赢不了棋的。事实上在高手对局中,通常没有几个棋子会被吃掉,你只需要最大面积的地盘就可以了。而且,与象棋相反,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围棋的棋盘是空的;但游戏结束的时候,整个棋盘却是满的,这就是“全”。〔美〕麦克内利,马克.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孙子兵法与竞争的学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5—16.
全胜追求的是一个完整的行业价值,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理性的企业竞争,应该遵循围棋的哲理而不是象棋的思维,寻求超越直接对抗的竞争思路。企业并不是注定要身不由己陷入相互伤害的游戏之中的。竞争者不但要懂得竞争,更要懂得超越竞争,懂得跳出简单的直接对抗式竞争,从更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竞争,追求最优的取胜之道。正如波特所说的:“竞争行动也是一种技巧游戏。无论企业具有什么样的资源,都可以依靠战略制定、行动选择和执行从而使效果最优。在理想情况下,根本不发生报复战斗。”〔美〕波特,迈克尔.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92.波特不愧是竞争理论的大师,这种超越简单对抗的竞争理念,与孙子所追求的“全胜”境界若合符节。
当然,不管是在战争中还是在竞争中,没有一个对手会轻易地屈服于你。如何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路,才是取胜之道的关键。孙子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他提出了“全胜”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实现这一境界的途径。这就是他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企业竞争中,伐谋、伐交、伐兵、攻城,代表的是四种不同层次的竞争样式。
本文摘自《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