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为我心中敬仰的人编书《郑成思版权文集(三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为我心中敬仰的人编书《郑成思版权文集(三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虹
2011-03-30 14:55:06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成思版权文集(三卷本)
》获奖了,是一件非常快意人心的事情,聊以告慰郑先生的在天之灵。时光飞逝,文集的编辑出版已经快三年了,我电脑里还一直保存着当时编辑文集的300多个相关文件,搜集的两箱复印的原始材料也仍收在书柜里。看着这些材料,编辑这部文集的许多记忆涌上心头。
身在陋室 心系研究
因为编辑文集的需要,我曾经去过郑先生家里一趟,郑先生的爱人杜老师接待了我。到了郑先生的家里,我不禁暗暗有些吃惊,房间很狭小、光线也不好,一个书柜和一个书桌几乎将房间填满了,屋里堆放着很多的书刊资料,想象着郑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夜以继日地写出那些了那些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开山之作,照亮了一个个后辈学子的心,心里不仅有点唏嘘。杜老师看上去也还没有从痛苦里走出来,提到郑先生,眼里仍泛着泪光,杜老师哽咽着告诉我郑先生80年代初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回到了祖国。后来多次应邀出国讲学,曾被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名牌大学刻意挽留,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郑老师写起书来不管不顾,几个小时不动弹。饭一热再热,热了又热,还常常熬夜写东西,每天十几个小时超负荷工作,光钢笔就写坏了五六支。常常忘记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不听家人劝告,现在想来非常痛心。
不偷懒不灰心是郑先生的座佑铭,在近30年间,
郑成思
在国内外出版了30余部中英文专著,发表了数百篇中外文学术论文,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靠着一种执着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
理论成果 当应问世
文集能得以顺利编辑出版,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在总署党组批准和支持下,总署积极组织编委会并制定了各项工作方案。
文集的编辑过程中,编辑组就工作的进展情况、文集的名称确定、文章和书稿的选择与排序问题、文集的分卷安排、正文版式设计、字体字号、封面设计等问题向新闻出版署做了十多次汇报,每次都得到了署领导的明确指示。
在文集编辑的过程中,总协调人、版权协会的孙悦老师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各种工作的安排和联系上,孙悦老师是我的直接联系人。就文集编辑的进展情况、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后面的出版工作,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通几个电话。他的丰富工作经验和效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沈仁干主编对于文集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文集是由沈老逐篇审阅定稿的,三大摞的稿子沈老审得非常细致,一些非常细小的问题都指出来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曾经两次造访沈老的家,沈老非常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并给予一一解答。
克服困难 汇集精华
这个文集的编辑出版中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郑先生已经去世了,没有作者的参与,因此在原始资料的搜集和编撰体例的安排上都遇到了一些难题。
资料搜集——在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郑先生共有哪些作品,又有哪些作品合适入选,为了完整地展现郑先生的作品,我们尽可能全面地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原始资料的搜集复印上,我们也下了很多功夫,多次跑到国家图书馆报刊资料室及人大、北大的图书馆复印相关材料。
文章的选择——文集定名为版权文集,而有的文章涉及到知识产权总论的内容,版权、商标和专利可能都谈到了,很难具体归类。另外,郑先生散见于各处的文章非常多,其中有的文章因论述的主题略有不同,内容会有交叉和重复,还有的文章是在前面的文章基础上的发展之作。这些文章如何选择和编排,也是一个问题。
编排体例的确定——文集的另一个难题是既收录了文章,又收录了书稿,文章又包括了专门论述版权问题的文章和知识产权总论方面的两类。书稿如何编排,篇章结构如何划分,篇页如何上,都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版权之花 永远闪烁
文集的编辑过程,是同郑先生神交的过程。从篇篇文章中我们能感悟到郑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
国外有些人企图否定中国的版权法制传统。
郑成思
发表了《中外的印刷出版与版权概念的沿革》等系列中英文文章,以周密的论证和大量的史实,证明不仅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而且最早的版权保护也出现在中国。这些观点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认同,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学界被大量引用,捍卫了国家的荣誉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领域是国际贸易争端高发的领域,也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变相“掠夺”的新手段。郑先生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学术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学思想和学术体系。郑先生的这些研究成果和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前瞻性和建构性,对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手捧沉甸甸的版权文集三卷本,不禁掩卷长叹:斯人已逝,文章长存。(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3.18)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23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郑成思版权文集》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011.03.30 15:22:15)
义务犯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7.05 10:32:2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血之罪》 (2010.04.22 15:53:53)
技术时代的哲学反思《技术哲学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8.07 15:56:5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发展人类学到发展的人类学《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的挑战》 (2008.09.10 16:42:22)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第一人”郑成思版权文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04.21 16:44:08)
为什么不能把太平天国的上帝教看作“邪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夏春涛《天国的陨落》评介 (2006.07.05 11:07:11)
沃顿商学院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贺耀敏 (2005.11.15 12:15:2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