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性幻想:梦魇?娱乐?人性?——继弗洛伊德、金赛之后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性学著作《人类性幻想》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性幻想:梦魇?娱乐?人性?——继弗洛伊德、金赛之后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性学著作《人类性幻想》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呈军
2011-07-26 14:04:02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一学术力作《人类性幻想》,对于即将到来的硝烟弥漫的上海书展来讲,无疑抛下一枚重磅炸弹。

 1844年,德国医生海因里希·冯·卡恩(Heinrich van Kaan)出版了一本关于人类病态性心理的书籍——《性心理病》。冯·卡恩医生和当时的多数医生一样,都非常担心过度手淫的危害,认为手淫是一种危险的性倒错,会导致心理退化,尤其是手淫多伴随着漫无边际的疯狂幻想。1886年,冯·卡恩医生的书发表42年后,一位贵族出身的奥地利精神科医生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教授出版了一部更有影响力的同名著作,书的副标题是“一项临床的法庭研究”。他对人类性心理持一种更为宽容和容忍的观点。他提出性幻想可以比现实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性快感,这也是当代的心理治疗师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1905年,精神分析学派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表了关于性幻想的两个重要观点:首先,性幻想可以满足原始的、无法抑制的念头;其次,性幻想可以使身心免于那些更令人难受的想法。弗洛伊德认为性幻想是一项重要的精神产物,在人类心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908年,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关于性幻想的更尖刻的结论:幻想不仅满足了私密的欲求,也保护身心免于更不愉快的念头;性幻想不仅反映了幼时的早期经验,同时也证明了心理问题的存在。

 在弗洛伊德去世后不到9年,即1939年,人类性学研究历史上发生了另一场大变革。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大学的昆虫和动物学教授阿尔弗莱德·金赛(Alfred Charles Kinsey)发表了《人类男性性行为》——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和坦率的性生态学调查,一夜之间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金赛的调查结果最惊人之处包括,实际上所有的男人都手淫,尽管很少有人之前曾向别人透露过;另外,相当比例的男性有过婚前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

 进入21世纪,弗洛伊德和金赛也开始逐渐离场。2007年,英国心理学家布拉德·卡尔(Brett Kahr)出版了《人类性幻想》一书。与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得自精神病人的研究方法不同,卡尔这本书基于他所收集的英国超过19000个性幻想故事,有些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访谈获得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填写匿名问卷而得。这里每一个幻想的主人都有着较为健康的生活,没有一个生活在监狱中或是精神病院,所有幻想的主人都自由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因此,这些幻想不应被我们忽视,这些是“我们的性幻想”。

 卡尔希望通过临床经验和研究,让我们能够对人类的性有更多的了解:人的正常性需求由哪些方面构成?性的哪些方面是需要专业帮助的,哪些方面是需要钳闭的?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幻想有时会带给痛苦,有时又会带来愉悦;它可能很偶然地就消退了,也可能让我们陷入到成瘾的深渊。

 在《人类性幻想》一书中,卡尔呈现了很多极直白的与性有关的内容——将近1000个关于性幻想的描述。这些私密的幻想中有些可能会让你感到震惊;有些则会使你感到恶心;有些留给你的只是无趣和麻木;有些也许会获得你的怜悯,抑或让你产生鄙视和优越感……他在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让人们认识到实际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有性幻想,其他正常的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着猥亵下流的、令人苦恼的怪诞性幻想。卡尔的性幻想研究令人震惊地表明: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像梦魇一样地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幻想代表的不仅仅是私下的一点娱乐,还更深刻地暗示着我们的生活。如果说金赛让人们摆脱手淫这种行为的内心折磨,那么卡尔则有可能让很多人走出性幻想的绝望深渊。

 在《人类性幻想》中,布拉德·卡尔超越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愿望的实现”的功能观,提出了性幻想的多达14种意义,比如他指出“性幻想为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提供了‘缓刑’,当我们发现自己正面临焦虑、冲突、抑郁或者因为突如其来的崩溃而感到恐惧时,性幻想可以立刻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舒缓”,而且“不需要遵从医生的药方”等。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详尽地回答了诸如“性幻想是否会破坏夫妻关系”、“性幻想具有破坏性或者危险性吗”等22类问题。这些都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广州日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