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位基层新华书店经理的参观学习记 - 代办站经营之道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代办站经营之道
一位基层新华书店经理的参观学习记
2016-03-24 17:31:32  来源:《百道网》2016年03月20日 
 

  杨仕国是青岛胶南市新华书店灵山湾路书城经理。2016年3月,在沟通书城参加书店主题陈列大赛的过程中,他发过来一篇自己去年外出学习写的体会,他说不论书城参赛还是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是“想通过这些形式给单位增强士气,把实体店做得有味道,不是只有单纯的书架和图书,而成为喜欢读书的人愿意来看书、来淘书的闲暇时间的去处”。

  在青岛市店张总和史经理的带领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8.17—8.21去上海、江苏的参观学习活动。作为一名基层的发行人员,本次学习受益匪浅、弥足珍贵,在做图书、做好图书的发行工作中,我得到了启发和帮助,尤其在市店领导张总的带领下,我旁听了高层领导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是在出版、发行领域中有了深度和宽度的了解和启发。总结如下:

  一、心态的转变、服务水平的提升。转变老大自居、坐门等客、维稳心态的转变,作为发行的一线工作人员,应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走出门店,积极主动的参与销售,参与营销,参与策划,这也是当前每一位发行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转变单纯图书卖场,逐渐构造文化相关产业的文化MALL。新街口书店老总们的一席谈话对我有深深的触动,4个多月的装修,将近半年的调整,在图书规模和面积均有下降的情况下,既保证了图书全年指标的完成,也实现了利润指标的完成和增长,使一个原来以图书为主的大厦转变为现在图书和多元各占一半的新型文化MALL,使图书和多元有效融合,互相带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丰收。

  三、增强职业道德,增强爱书情节、新华人情节。作为一名新华人,在我参观了上海钟书阁,了解了金总的生平事迹和钟书公司的发展后,我有感惭愧,一个个体书商的爱书情节远远超越了我们,对图书事业的热衷、对读书人的态度让我震撼和触动,从20年前一个小的门头,到现在出版发行一体、被称为“最美书店”,让人深思。“用手做事可以做完事情,用心做事可以做好事情”,我想我们作为新华人,作为发行者,必须拥有这种对书热衷、对新华事业忠诚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书执着,为新华事业执着,只有这样的执着才能让我们摒弃抱怨和理由,为新华事业、出版集团、公司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克服压力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四、转变机制,灵活多样,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新街口书店总经理谈到了南京市店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让我眼前一亮。南京市店采取根据地域特点、门店情况进行个人承包、做特色书店等管理模式,形成以做大、做强、做好的一个中心门市为中心,其他门市各具特色的格局。同时对销售情况较好、营业面积等条件合适的门店实行个人承包的方式,取得了销售额和利润的上涨,其中的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多样化、有效化让我深思。

  五、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南京先锋书店不仅仅是一家独具特色、风味别样的书店,同时店内的文化创意产品深深的吸引了我,带有先锋书店字样的杯子、书包、笔记本、玻璃制品、布包、小工艺品等等,无一不是独具风格,感觉非同一般,我想这样的东西也只有在先锋书店能够看到,能够做出风格、做出先锋的品牌了,不愧为“最美书店”。

  六、各类活动与书店的有效融合及其相互拉动。一是通过各种活动拉动人气带动销售,二是通过名家、名人、名作增强新华品牌,三是搭建书店平台。新街口书店的各类活动不断,当天乐嘉的签售会更是在早上8点就已排队排到大门外很长了,不仅仅是请来了名人,卖出了图书,用老总的话说,新华书店是搭建了一个平台。

  七、依靠国家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新华书店承载着国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其发展情况影响着地区的文化水平,新华书店的发展应争取国家、政府的政策和经济的支持,同时依靠自身资源,自谋发展。

  八、以书为主业,做强、做大;以新华书店四字金字为招牌,以书为媒介,发展多元产业,增强企业创效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固主业,以主业品牌促进多元,以多元创效促进主业。逐步形成主业以社会效益为主,多元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经营结构。国内发展比较强大的浙江、上海等新华集团无一不是如此。


来源:《百道网》2016年03月20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