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2004年工作总结及当前工作问题的报告---岳凤翔 - 05年代办站工作会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05年代办站工作会议
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2004年工作总结及当前工作问题的报告---岳凤翔
岳凤翔
2005-12-19 10:54:45  来源:大学出版信息第10期2005年11月18日 
 


 我受大学版协代办站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向大家报告工作。

 一、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在图书发行市场进一步放开、出版市场化进程加快、竞争更趋激烈的情况下,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的直接关怀和有力指导,去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工作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刘波司长、教育部社政司徐维凡副司长、社政司出版管理处魏小波处长亲临会议,并讲话、作报告,大学版协理事长李家强、常务副理事长彭松建、副理事长贺耀敏也都出席会议并讲话。有上级领导机关的关怀和指导,全国各代办站按照“服务高等教育、服务高校出版社”的宗旨,经过积极努力,2004年还是较好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新的发展。

 综合各代办站填报的《2004年综合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和代办站服务中心到一些站考察、了解的情况,2004年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建设、经营情况、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代办站建制、建设情况

 全国代办站数量,2004年为78家,目前是81家。2004年撤消了湘潭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恢复建立了广西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新建了暨南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出版社)、山东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出版社);今年又新建了北京理工高校图书代办站、深圳高校图书代办站,恢复建立了新疆大学高校图书代办站。全国代办站分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的49个城市。基本建在、隶属于高等院校、高校出版社、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有8家是股份制的单位。81家代办站中,有五六家由于体系的转变、建制不健全或不能开展工作等原因,已经有名无实。

 据上报综合报表的70个站统计:

 2004年,全国代办站从业人员789人,其中博士学历的1人,硕士18人,本科163人,大专295人,高中以下226人,高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0.4%,比2002年增长42.25%。尤其是代办站的站长、业务经理基本都具有高等学历。

 在体制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的代办站39家,占55.7%;实行目标管理,独立经营的10家,占14.3%;经济不独立,只负责业务的13家,占18.57%;股份制8家,占11.3%。

 在营业执照方面,工商、税务、二级批发许可三证齐全的48家,有工商、税务执照,使用图书零售许可证的8家;只有工商、税务执照的3家,没办营业执照,使用主管单位经营执照的11家。

 在经营管理手段上,按现有81家代办站统计,使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75家,占92.6%,比2001年评估时的58家,增加23家。
代办站有书店40余个(上报综合报表的70个站有书店37个)。

 (二)业务开展情况

 据上报综合报表的70个站的数据统计,2004年全国代办站发行教材图书3846万册,码洋9.75亿元人民币,码洋比2003年增长9.5%。其中发行大学出版社(含教育部直属出版社)教材图书2289万册,占总发行册数的60%;码洋约为(因为少数站未分开统计)6.45亿元,占总数的66.2%。

 代办站的业务继续保持很高覆盖面,达3147所大中专院校,与全国大中专院校数量基本持平。

 代办站业务涉及的出版社,根据报来数据的代办站情况统计,代办站发行图书几乎涉及所有大学出版社、教育部直属出版社,其中发行码洋较高的出版社依次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等。

 在服务高校出版社方面,代办站积极向高校宣传、推介和发行高校出版社教材图书,巩固已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

 在服务高校方面,代办站积极做好教材采购供应、课前到书工作,提供送书到院系、班级的服务,还为教材科、师生提供选用教材的咨询和帮助。

 在业务工作中,没有发现经营盗版书,拖欠货款,服务质量差投诉等情况。

 (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综合以上情况,从建制建设、业务工作两方面看,代办站大体维持前两年的的状况,没有大的起落,稳中有升。
成绩和积极的一面是:

 1.代办站体制改革开始推进。去年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关于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体制改革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依托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联合征订、加快发展的意见》的讨论稿。文化和出版体制改革是中央的重要决策,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构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虽然按照中央的部署,改制工作尚未全面实施,但根据精神和方向,结合我们市场经营的特点和需要,不少代办站已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体制和市场机制,一些主管单位已将代办站转入学校的后勤、产业集团或教育厅的服务中心;不少站长与代办站服务中心一起,积极策划全国代办站联合协作经营的思路和操作办法。这促进了代办站的体制改革、机制建设,也促进了代办站的业务开展。

 2.代办站的经营额稳中有升。全国代办站的发行总码洋2001年是5.83亿元,2002年是7.78亿元,2003年是9亿元,2004年按70家左右代办站统计是9.75亿元。在高校教材发行单位多极化、数量激增、竞争白热化,发行市场法规不够健全、竞争无序的市场环境中,代办站的经营额能不断有所提高,实属不易。覆盖面的保持和经营额的提高,反映了我们代办站同志的使命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辛勤的工作。

 2004年,在上报数据的70家代办站中,经营额超过1000万码洋的有21家,其中超过2000万码洋的17家,他们是:上海外语大学代办站,河北省高校代办站,武汉大学代办站,云南师大代办站,广西高校代办站,山东教育图书代办站,江西高校代办站,三明师院代办站,贵州商院代办站,人民大学出版社代办站,四川大学代办站,湖南大学代办站,河南黄河教图代办站,中国科技大学代办站,广西师范大学代办站,河海大学代办站,杭州书桥(浙江高校)代办站。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服务经济。这些代办站的成绩,正是他们建立和形成适应市场的体制和经营机制,按照代办站宗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的反映。

 3.针对新的高校教材供应方式变化,积极探索、开拓新的发行方式和渠道。利用展示会、推介会、院校代表等方式,积极向高校宣传、推介高校出版社教材图书,努力开拓院校市场;积极做好教材采购供应、课前到书工作,针对学校院系、专业课程调整、新增专业,为教材科、师生提供选用教材咨询和帮助;根据教材科职能的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向院系、甚至班级;注重开发图书馆业务领域,注意到发挥和开发书店的功能。这些积极应变、开拓进取的做法,是代办站的市场能够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足和问题的一面,在2003年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谈了四点。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2004年我们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办法,希望逐步解决。现在看来,这仍是我们主要的不足和问题:

 1.一些代办站还没有形成贴近市场、适应市场运作的管理、经营机制,不能做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业务开展和人员积极性。

 2.有些代办站具有良好的机制,但业务一直上不去,原因或是站长、经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不高,或是没有找到好的经营办法,措施不力。

 3.整体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市场占有份额不够大。与高校教材全国每年80个亿左右的总码洋比起来,代办站的市场份额只占1/8;在发行折扣越压越低、成本相对提高、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要保持具有良好资金投入和经营服务的资金,发行码洋应该比现在更高。

 4.我们的组织、团队、阵地优势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没能借此形成联合经营,取得更好的效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总体看,在上级机关和各主管单位领导、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努力,代办站在现有体制机制、分散经营及无序竞争市场环境的条件下,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我们的问题,拿出对策,以求代办站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代办站服务中心的工作

 近年来,代办站服务中心在教育部社政司、大学版协的领导,全国各代办站的支持下,为代办站的建设和业务开展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

 1.探索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的建设、经营和发展思路,积极推动代办站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联合经营。从进入本世纪,中国加入WTO和加快出版市场化进程起,我们就更加关注代办站的体制机制和联合经营问题,历年的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会议或座谈会,这个问题都作为了主题。这从近几年会议的报道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比如《给高校图书代办站插上网络化和集团化的双翼》、《依托网络 联合经营 做强做大 加快发展》、《推动体制改革 实施联合经营》;2004年更是拿出了两个改革、发展的意见供大家讨论研究。作为中心,我们一直在按照上级要求、市场规律和各代办站的期望,积极组织、策划这两项工程。

 2.做好代办站的组织建设和队伍调整。根据代办站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巩固、建设好代办站队伍,保持代办站整体的活力,以更好地为高校和高校出版社服务,服务中心本着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吐故纳新、存优汰劣的原则,每年都在进行站点的调整,撤消不合格、不能开展工作的站点,吸收建立能承担起代办站责任的新站点。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代办站的组织建设会进一步加强,站点调整会加大力度。我们还要加强代办站的制度建设,在适当的时机结合体制改革进行代办站评估;准备明年开展重新评比优秀代办站的活动。

 3.协调代办站与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科、各代办站主管单位以及代办站之间的关系,协助解决工作、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普遍、共同层面上的问题,我们争取上级领导机关的支持,用文件、共识等形式解决;个别的问题,我们随时协调解决。这次会议前,服务中心就针对目前代办站经营中普遍遇到的教材供应、发行折扣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工作,明确和重申我们的教材供应职能和发行折扣性质,起草了一个《关于继续贯彻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发行工作的通知〉、〈贯彻〈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发行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这个《通知》的起草得到了教育部社政司、大学版协的支持和认可,准备在代办站工作委员会的会议上进一步听取意见,然后由大学版协印发。

 4.办好《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帮助大学出版社发行教材,帮助代办站开展业务。《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由服务中心编发,集中大学出版社教材图书,以代办站为主要发行者。去年大学版协发了一个《进一步做好〈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工作的通知》,推动大学出版社积极参与,增强《目录》的“全、新、快”和权威性、影响力,起到了明显效果;我们又从去年秋季起给《目录》配置光盘,还同步把电子版挂在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上,受到大学出版社、代办站和高校的普遍欢迎。《目录》(含光盘)免费寄发给各高校教材科,还通过各代办站发给重点院系;对代办站需要的,都是在一定数量内免费提供,就是想通过代办站扩大大学出版社教材的发行,也促进代办站的业务开展。

 5.加强代办站的形象和业务宣传。上面讲到的《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里面专门印有全国代办站的名录和联系办法,并注明了代办站是主要发行单位,也是为了我们代办站的宣传。去年服务中心还印了代办站介绍卡,发给了各站,方便代办站的工作,也是一种宣传。在代办站的宣传思路上,近几年根据发行市场的放开,代办站不像过去那样作为新华书店的拾遗补缺,我们力求使代办站的形象浮出水面、广为业内所知。所以我们近几年通过《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大学出版》杂志等强势媒体,作了较大型的报道宣传。

 说到宣传,特别要说一下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教材网是全国大学出版社也包括全国代办站的门户网站,共同宣传、工作的平台,网上专门设有代办站版块,是七大版块之一,每个站有一个主页。在教材网上的这个主页,是全国代办站唯一常年性、整体性,兼有宣传和工作作用的窗口和平台。教材网自2002年8月开通以来,通过自身宣传、以大学出版社为主(代办站较弱)的工作、业务和书目信息,目前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网站。教材网一直重视做好代办站的宣传,而且按照教育部的精神和要求,期望实现大学出版社、代办站通过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的经营联合和协作。希望代办站像大学出版社那样深刻认识到教材网对工作的作用,拿出一定的精力,充实和活跃我们的这个窗口,真正利用好这个难得的平台。今后还要通过它实现网上办公,像教育部社政司对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管理系统那样。

 6.财务情况。代办站服务中心的业务费用来源,主要是收取各代办站的管理费,费额是每年直辖市、省会城市的代办站2000元,非省会城市的代办站1000元;另外还有编印《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的费用节余。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工作人员的报酬、房屋和办公、组织会议等活动、向各代办站免费提供《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编发各种资料材料的支出等。

 二、当前代办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思路

 代办站从1987年建立,已经走过18年的路程,虽然路途中有坎坷、有风雨,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我们感到前行甚至生存的艰难。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大家工作在第一线,比我感受更深刻;对于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办法,大家也有各自的想法和做法。大学版协和代办站服务中心会继续广泛了解各地代办站的情况,听取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当前代办站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的思考。

 1.体制问题

 代办站建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站设在高校教务处、出版社或省教育厅,实行“事业单位”的体制,机构模式、干部员工编制、人员管理和工资津贴办法等,基本套用事业单位的形式;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税务执照、图书二级批发许可证,进行图书发行经营,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产不明晰,有些甚至没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有些尚未注册为独立法人,不是市场主体。在我国全面建设市场经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他发行体包括新华书店普遍企业化的今天,代办站的这样一种体制状况,与国家的图书发行单位政策规定不相适应,与自身事实上已经市场化的经营不相适应,也束缚了代办站的创新与活力。有的代办站甚至还不具备(没有形成)贴近市场、适应市场运作的管理、经营机制,不能做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和出版体制改革,企业化改革对长期以事业体制建设和运作的代办站,是一次脱胎换骨、赢得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会是一次阵痛,一次队伍的重新整合。

 代办站企业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方向,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代办站的体制改革应该怎么做?我想一是在总体上按照国家对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借鉴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模式和经验来进行;二是希望已经具备向公司化、企业化体制转变条件的代办站先行一步,为全国代办站改制提供经验;代办站可以一步一步、一部分一部分的做起,最终实现全国代办站的企业化、市场化转变。(改制的意义、办法和要求,在《关于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体制改革机制建设的意见》讨论稿中已讲得很清楚)

 2.建制问题

 代办站介于国有的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之间,带有国有性质又不像新华书店那样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代办站服务中心与各站之间,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领导的关系,也没有资金或经营的纽带;各代办站都分别隶属于各自的行政主管单位。这种历史形成的状况,使全国代办站的建制从宏观上说,有四五种模式;从微观上看,可以说是各不相同。在现行体制下,中心无法也难以统一代办站的建制模式,给管理、协调带来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在现阶段,中心一方面要努力协调全国代办站发挥我们具有共同宗旨、任务、领域、组织的优势,形成凝聚力和合力,发扬和增进我们的团队精神、团队力量;一方面要分类协调管理,使各代办站都能在各自建制下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开展好业务;另一方面要推动代办站的体制改革,使全国代办站最终在企业体制下,形成一支市场化、具有强大实力的,以共同宗旨联合、连锁经营的高校教材图书发行体。

代办站这个名称也是历史的产物,对更名大家各有高见,但多数同志还是觉得在现阶段还不能失去这个名称中包含的国有和政府含义,因此我们先不改。各代办站的名称注册、更名,要事先报告服务中心。

 3.发展问题

 代办站的生存、发展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的竞争压力。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从明年起对于外国资金进入我国发行领域将全面放开。外资进入我国图书发行领域,以它的雄厚资本实力和经营理念、手段,以它在我国其他商品领域内的成功经验、做法和模式,势必会给我国原有的发行体制、市场份额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国内,各地新华书店纷纷成立发行集团,转为企业,联合、连锁经营,在开放式的教材发行背景下,新华书店也在将业务积极向高校教材图书发行领域渗透拓展,有的省市的新华书店集团公开宣布要不惜代价的抢占高校教材图书市场。民营图书发行企业如雨后春笋,不仅在数量上发展迅速,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运作、良好的服务(当然不是说民营书店没有它的弱点和问题)迅速介入高校教材图书市场,有一些民营书店已经发展得很有实力,在高校教材图书市场里占有了相当大的份额。这一切使我们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和危机。
面对这种压力和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办法其实就是我们大家一直在讨论、思考,去年代办站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意见所反映的:一是要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的体制和机制;二是要形成联合,以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借助现代化网络手段进行经营,联合协作,以整体实力面对市场、参与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共同发展。

 大学版协、代办站服务中心将积极推动代办站寻求最好的联合经营模式;也希望全国代办站都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拿出有利于调动全国代办站积极性、有利于全国代办站整体发展的,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各种方案来,经过讨论,形成我们大家以至上级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大学出版社的共同理念,形成一个共同的改革方案,来推动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的改革和发展。

 4.经营问题

 代办站当前在经营上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高校教材发行市场混乱无序、缺少法规和行规;一些民营等书店不规范介入高校教材发行,恶意压低发行折扣,进行暗扣交易;一些高校在招标时一味看重折扣,或暗索折扣。

 招竞标制度是国家为规范高校教材采购、保证采用图书的质量、增强教材采购的透明度、杜绝职务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应该说,招竞标使应标单位公开比较、发行折扣摆上桌面、供货和要货双方实洋结算开据发票,对我们代办站是有利的。但从大家反映的实际情况看,操作中让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还是不少,主要是有些学校招标组的成员不了解高校教材图书行业情况,一些高校在招标时一味看重折扣,个别高校的招标人暗中索要折扣,等等。这给我们身为正规发行单位,经营要依法纳税、照章开票,难以“灵活”,不发行盗版书的代办站,竞标就带来困难,或拿到订单却只能薄利甚至无利经营。在这次大会上,我们有同志就要就这方面问题介绍他们的认识和做法,大家也有机会广泛讨论,相信能够找到好到应对、操作办法。我想我们还是应该从规范、加强经营,进一步做好服务来赢得市场。

 在经营上,我们还要密切关注高校教材发行体制、形式的变化,抓住机遇,开拓业务。
今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月,教育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又印发了《关于严厉禁止学校违规收费落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责任的紧急通知》。前一个文件第四条“代收性、服务性收费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指出:“高等学校向学生提供服务,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不得强制服务和强制收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教材费等代收费不得强行统一收取。学校代收的教材费用,应在学期结束时,按实际支付的费用据实结算,多退少补。违反规定不清退多收费用的,按乱收费查处。”后一个文件又再次重申和强调这些问题。文件是遏制教育乱收费、截留学生书款等行为的,但它引起的连锁反映是:由于国家规定不许强行为学生统购代购教材,由于即使统购代购教材也必须据实际折扣跟学生结算,所以学校教材科已降低了采购教材的积极性,有些教材科已不再采购教材,有些学校把教材科的采购业务转移到了经营性单位。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到这些变化,把握住这些变化,针对变化调整发行思路和方式。

 近两年我们代办站已经把发行目标瞄准了院系、甚至学生班级这一终端,开发出了新的市场。我想目前我们还应重点考虑另外两个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客户市场和发挥书店的作用。

 按照发展规律和方向,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的功能将会加强,图书购进将会迅速增加,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应该把发展高校图书馆市场纳入视野,尽快行动。其实现在对图书馆市场的争夺已经在图书发行业展开,时不待我,我们不能错失良机。我们代办站中有专门做图书馆发行的上海申联公司,还有几家代办站近几年积极开展了图书馆业务,有机会我们可以听听他们的介绍,借鉴他们的经验。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个新动向,今年11月4日至6日在西安举行的第18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就已向全国一千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发出了邀请,订货会期间还将举办一次大学社与大学图书馆的论坛,促进彼此的沟通与合作,也欢迎代办站参与。

 书店在高校教材发行体制、形式的变化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前几年服务中心希望各代办站开设书店,更多的考虑是通过书店起到教材展示的作用;现在看,书店便于工商注册,便于直接向教师、学生供书(包括批量供书),是一个非常好的发行阵地。全国代办站现有书店40余个,有书店的代办站大约占一半。书店的经营额,2004年的据37个书店的统计为15376万元,应该说在我们整个发行码洋中所占比例不算小,值得我们重视。

 概括起来,我想代办站目前的经营思路应该是:鼓励转制,规范经营,加强管理,做好服务。

 相信在教育部、大学版协和各主管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校图书代办站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得到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来源:大学出版信息第10期2005年11月18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