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打造首个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 - 代办站资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代办站资讯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打造首个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
抗疫有“我”
2020-02-21 15:21:57  来源:出版商务网 
 

    这个冬天,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武汉打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处于本次疫情风暴的中心点——武汉,作为“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图书数字化生产流程创新”示范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积极推动图书数字化生产,成功将云因ERP系统与复合出版工程系统进行了关联,实现了图书管理信息化与生产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出版社与方正电子公司合作,组织编辑人员展开了图书数字化生产相关系统安装、培训等工作,应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图书的数字化生产。

    本次疫情让传统生产方式按下了暂停键,也为推进图书的数字化生产打开了新的窗口。春节后,虽不能正常坐班办公,但得益于出版社一直以来对信息系统的积极推动和打造,员工灵活调整、迅速行动,短时间内因地制宜组建了高效率的办公团队。

    抗“疫”有我———讲述你的故事

    疫情的暴发和蔓延,让这个本该祥和、喜庆的春节不再平静,不论是国家调度、各地支援,还是普通民众的呼吁与协助,泪光与微笑,伤痛和力量,平凡又伟大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抗“疫”没有局外人。作为华中出版官方非虚构故事平台,“我们是有故事的人”,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讲述和记录不同人的抗疫故事。

    疫情暴发后,出版社的企划团队迅速调整了平台发文计划,将资源库中已有推文延后,并在大年初七上午,正式在华中出版微信公号上发起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故事征集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投稿之中,有讲述疫情之下郑州的城市现状和生活日常的,也有三十年来头一次因疫情防控而无法回老家过年的;有从武汉返乡的大学生讲述自己在家里接受隔离观察经历的,也有县城小护士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值班,做好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还有许许多多普通居民志愿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帮助社区进行消毒、在高速路口收费站当志愿者的……这些人的抗疫故事或许普通,但却是无数和他们有着相同经历之人的一面镜子,亦是缩影。

    身处风暴中心,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出版人,我们是事件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很庆幸在特殊时期,我们能在工作中参与抗疫,记下那些微小且闪着光的故事碎片。

    抗“疫”有我——打响图书战“疫”

    疫情肆虐,引发我们对于流行病的深度思考。流行病学告诉我们,病毒存在的时间远比人类悠久。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毒存在。人类对自然界应怀着最大的善意和敬畏。

    为引导大众科学认知身边的大自然,华中出版国际合作部引进了“牛津科普读本”系列,该丛书第一辑(9本)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丛书包括《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作者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的著名教授们倾力翻译。该丛书是“大家小书”的典范,在帮助人们科学正确认识疫情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流行病》的作者为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彼得·C.多尔蒂,译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聂绍发教授和程瑶博士。

    与此同时,华中出版与网易LOFTER合作的“牛津科普读本”封面设计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实际关注人数68.7万,参与设计师80余人,涌现了大批高质量作品,充分体现出青年一代对于流行病和环境污染等科普选题的热切关注和极高的参与热情。

    在抗击疫情面前,涌现了太多的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值得我们记录和书写,而更多普通人的心理状态也值得我们关注。为此,出版社要求编辑人员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好的选题,比如钟南山院士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沉着冷静、勇于担当、行动果断,关键时刻给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勇气,大众分社的编辑人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策划了《钟南山传》选题。眼下,家庭也变成了防控疫情的主要阵地,这极有可能会引发家庭成员的一系列身心问题。在疫情面前,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谣言、各种心理现象,其实都可以用心理学知识来解读。人文分社的编辑人员策划了面向普通大众读者的心理学图书,有经典的、也有入门普及的图书,以适应不同读者群体。人文分社的编辑人员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共同策划了《家庭抗疫心理自助指南》图书,为筑牢家庭堡垒,打赢全民抗疫战贡献力量。本书密切关注疫情影响下家庭的变化和常见的问题,强调心理自助,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传播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和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以理性态度和健康心态抗击疫情,对于目前疫情防控、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疫”有我——打造中国首个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

    携手并进、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华中出版人虽不一线,却也在用行动与责任诠释着使命和担当。抗疫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也需要人民共同谱写。这场无声的战争把华中出版人凝聚在一起——全力打造中国首个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24小时内,技术口人员与内容端小组集结完毕。首批50位最能“打仗”的先锋战士,分批进入了各项目的微信营地。以“出版记录历史”的坚定信念为指引,以新技术手段为实现路径,充分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迅速搭建起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的骨架模块、提炼出结构性关键词,完成了首轮冲刺。

    一方面肩负记录历史的责任,另一方面满足大众对于客观真实信息的需求,还要在汇总海量信息的同时展现清晰的主脉络,充分挖掘和体现出数博馆各板块作品的价值与特色,这些对技术口与内容口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这批人不断在与时间赛跑,速度再快一些,能收集录入的内容就更多一些。克服宅家设备不全的困难,短短数天完成了数据库主体应用功能的搭建,在顶层设计板块得到了社科院专家、博物馆信息口专家、数字化专家、新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的鼎力支持与悉心指点。

    自从2月6日项目面向海内外征集信息以来,雪花般的资料从世界各个角落纷至沓来,传递的不仅是一条讯息,还有一份关怀,万分信任,发自内心的惦记与充满力量的鼓励。建设好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不仅是华中出版人的迫切心愿与行动目标,更融入了海内外不计其数盼望武汉早日好起来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是命运与共且并肩前行的一家人,在联手抗击疫情的战线上为人类历史增加厚度,为文明之光注入新动能。

    据悉,截至2月11日22时,累计收到VLOG、文章、现场图片等各类信息5万余条。这一数字仍在快速滚动增长。作品及作者将被永久收录进全景式抗“疫”数字博物馆,共同为历史留下鲜活的注脚。


    来源:出版商务网2020年02月19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西北大学出版社《战疫情 校长说》陕西高校齐动员! (2020.02.19 12:49:36)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馆密切协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顺利开展 (2020.02.19 12:15:41)
  • 广西师大社印务公司两天抢印十六万册防疫知识手册 (2020.02.17 9:53:34)
  • 出版界在最短时间出版多种疫情防护读物 (2020.02.17 9:40:43)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联合百家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众志成城抗疫情 教材征订网上行”优惠售书活动 (2020.02.16 21:24:20)
  • 众志成城抗疫情 教材征订网上行 (2020.02.14 18:51:50)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