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出版,该教材将具有海南特色、被当地群众广为接受认可的冼夫人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为推进学校“思政+文化”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冼夫人是海南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其“请命置崖州”,使海南岛重回国家统一管理。讲好巾帼英雄冼夫人在海南的故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海南省学校思政课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最近,海南省陆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海南省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海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海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思政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也具有突出的文化属性。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巾帼英雄冼夫人是中国古代人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典范,采取多种方式将冼夫人故事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青少年从身边历史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之中,从而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新时代英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冼夫人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涵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二、突出区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
将冼夫人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青少年站在海南看海南,特别是深刻认识琼崖精神的历史来龙去脉。海南人民自古就呈现出维护统一以及坚韧不拔、和合互助、勤劳智慧的文化特质和精神追求,到革命战争时期的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琼崖革命精神,到建省办特区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再到自贸港建设中勇于担当、大胆探索、一往无前的改革闯劲。用好海南史、讲好身边事,更有利于青少年对思政课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从而在历史的维度全面认识琼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树牢为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和决心。
三、以丰富的活动拓宽思政课教育平台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视野之大、格局之大、理想之大,在于伟大的历史、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202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与海南大学图书馆举办了阅读推广活动,首次将冼夫人历史功绩作为阅读对象,以“悦读经典书籍,传扬巾帼故事”为主题,开展了冼夫人文化阅读分享会,冼夫人文化书画展、拓片体验等一系列旨在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很多同学表示,这是一堂生动“大思政课”,是一次有意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普及活动。2024年11月,由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与琼台师范学院文学院共同组织的冼夫人文化宣讲团走进海南省中小学校,弘扬冼夫人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讲故事、看视频、沉浸式化体验、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弘扬巾帼英雄冼夫人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使中小学生从课堂知识的接受者成为历史教育的实施者、参与者,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还对青少年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为创新性延伸思政课教育教学空间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深入挖掘冼夫人故事,实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冼夫人文化是是海南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与名片,是开展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丰富素材,将冼夫人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思政课育人体系。小学阶段可侧重讲述冼夫人的生平事迹和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中学阶段可深入挖掘冼夫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精神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大学阶段则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探讨冼夫人文化及其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将冼夫人的故事与思政课内容相结合。挖掘冼夫人故事的思政元素、将故事融入思政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深化思政教育以及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素材,使学生能从历史看发展,从时代看进步,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贯通,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整合,凝聚形成思政课育人合力。
来源:海南高校图书代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