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
ISBN: | 7-5624-1553-6/K |
条码: | |
作者: |
张模超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2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19.50
折扣价:¥18.53
折扣:0.95
节省了0.975元
|
字数: |
450千字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520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1997-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较全面、系统、客观、稳妥地叙述了从1940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46年的历史-全书共分六章,内容翔实,观点公允,同时吸收了近年来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反映和科学的评述,以供读者研究。该书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文字朴实,知识性和可读性强。 本书主要供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历史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及文理科有关专业作为选修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电大、成人考试的教材或参考书,并对理论工作者、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和了解、研究中国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自学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南和沿海岛屿进军] [西藏的和平解放] 二、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中央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 三、没收官僚资本 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特权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经济特权] 四、稳定物价和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打击投机资本,控制物价飞涨]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五、中国共产党制定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行动纲领和策略路线 合理调整全国工商业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六、抗美援朝战争 七、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和其他民主改革运动 [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反”和“五反”运动] [其他民主改革运动] 八、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九、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二节 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制定] [“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 三、文化和思想建设与肃反斗争 [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学术思想的清理与批评] [肃反斗争]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仪波章程》的制定] 五、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中国务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工作的开展 [建国初期的整风运动] [《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出版] [粉碎高岗、饶漱石的反党分裂活动] [各民主党派的活动与作用] [各人民团体工作的开展] 六、外交工作的新发展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统购统销]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和“一五”计划的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五”汁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提出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制定] [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八大以后的进一步探索] 三、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的背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具重要意义] 四、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全党进行开门整风运动] [反右派斗争与扩大化的后果和影响]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开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哄而起] 三、中国共产党对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整顿农村人民公社] [降低“大跃进”的指标]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四、庐山会议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 [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斗争及其严重后果] [国民经济的继续“大跃进”]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展 在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 一、农村政策的开始调整 [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十二条》指示信和讨沦试行《农业六十条》] [大兴调查研究的作风]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与执行 [“八字”方针的提出] [“八字”方针的初步执行] 三、工商业与科学、教育、文艺工作的初步调整 [《工业七十条》、《商业四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的制定] [《科研十四条》、《高教六十条》、《文艺八条》的制定] 四、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 [进一步调整和探索] 第四节 “左”倾错误在政治思想上的再度发展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胜利完成 一、中国外交工作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苏关系的恶化与公开论战] 二、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 三、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 [农村“四清”和城市“五反”运动] [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和斗争] 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完成与主要的经验教训 [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十年探索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三章 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一场内乱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和发动 [“文化大革命”的酝酿]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五一六通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与《十六条》] 三、“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内乱与全国“内战”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一月风暴”] [“二月逆流”] [林彪、江青勾结制造冤假错案] [“文攻武卫”——武斗升级]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受挫 一、“斗、批、改”运动全面展开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林彪集团的形成] [林彪集团抢班夺权阴谋的大暴露] [林彪集团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及其失败]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受挫 [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纠“左”与反纠“左”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节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批林批孔”运动与“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 [“批林批孔”运动]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与“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 二、1975年的全面整顿与其反复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各条战线开始整顿]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沦”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三、天安门事件,反对“四人帮”的群众抗议运动 四、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毛泽东逝世]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外交工作、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 一、国民经济的起伏和调整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和破坏]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挫折] [国民经济某些领域中的成就] 二、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开创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三、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严重破坏和艰难发展 第四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第一节 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一、揭发批判“四人帮”的群众运动 [全国军民深入揭批“四人帮”的罪行] [揭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取得重大胜利]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 [“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 [抵制和批判“两个凡是”,邓小平提出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沦]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经济建设中“左”倾失误的出现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经济工作中“左”倾失误的继续出现] 五、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逐步恢复 [邓小平在教育、科学领域拨乱反正]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初步恢复和发展]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工作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认真落实各项政策] 三、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定与贯彻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及其实施] [国民经济的全面凋整]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二、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加强共产党的建设] [政治体制的初步改革] 三、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和政策 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五章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纲领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纲领的制定] 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六五”计划的制定及其基本任务]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一、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改革外贸体制和发展对外贸易]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第三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与“一国两制”的方案 一、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三、对外关系的新发晨 第四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 一、整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整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 第五节 “六五”计划的完成和“七五”计划的制定 一、“六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二、“七五”计划的制定及其基本任务 第六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二节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与“七五”计划的完成 一、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 二、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三、治理整顿方针的提出与进一步贯彻执行 四、“七五”计划的完成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开始执行 一、《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厂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八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综合经济指标] 二、9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第四节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 一、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第五节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四、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与《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五、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七、“八五”计划胜利完成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