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通信原理 - 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通信原理 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系列
ISBN:9787301221297 条码:
作者: 吴冰冰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字数: 281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192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9-01-07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且侧重于数字通信。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确定信号分析、随机过程和噪声分析、模拟信息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源及信源编码、信道及其复用技术、信道编码、同步原理、现代通信网、MATlAB通信仿真分析,各章节后面均备有相关习题与思考题。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绪论 11通信的发展 12通 信 系 统 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度量 15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第2章信号和信号分析 21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22确知信号分析 23随机信号分析 第3章信道和噪声 31信道的定义 32信道的分类 33信道的数学模型 34信道噪声 35信道容量 36扩频通信 第4章信源编码 41信源编码的意义 42语音编码 43PCM编码 44抽样定理 45时分复用 46数字复接 第5章基带传输 51基带传输概念 52码型编码 53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 54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与码间串扰 55眼图 56改善数字基带系统性能的措施 第6章模拟调制系统 61调制简介 62线性调制 6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4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原理 6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6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67模拟调制系统应用实例 第7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71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72二进制数字载波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4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第8章信道编码 81信道编码的作用 82差错控制方式 83编码理论依据 84差错控制原理 85信道编码大观园——纠错编码方式介绍 第9章同步 91载波同步 92位同步 93帧(群)同步 94网同步 第10章最佳接收 101匹配滤波器 102最小差错概率接收准则 103二进制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104实际接收系统与最佳接收系统的性能比较 第11章交换和路由 111交换技术 112IP路由 113软交换 第12章通信网 121电话网 122数据通信网 123移动通信网 124下一代网络 附录专业英语术语表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通信的发展1 12通信系统5 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9 14信息及其度量11 15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3 第2章信号和信号分析19 21信号的描述与分类19 22确知信号分析21 23随机信号分析28 第3章信道和噪声34 31信道的定义34 32信道的分类34 33信道的数学模型36 34信道噪声41 35信道容量43 36扩频通信44 第4章信源编码49 41信源编码的意义49 42语音编码50 43PCM编码50 44抽样定理55 45时分复用57 46数字复接59 第5章基带传输63 51基带传输概念63 52码型编码64 53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69 54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与码间串扰71 55眼图74 56改善数字基带系统性能的措施76 第6章模拟调制系统80 61调制简介80 62线性调制81 6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88 64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原理92 6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98 66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100 67模拟调制系统应用实例101 第7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07 71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107 72二进制数字载波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14 7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116 74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118 第8章信道编码122 81信道编码的作用122 82差错控制方式122 83编码理论依据125 84差错控制原理128 85信道编码大观园—纠错编码方式介绍131 第9章同步135 91载波同步135 92位同步139 93帧(群)同步141 94网同步简介142 第10章最佳接收146 101匹配滤波器146 102最小差错概率接收准则149 103二进制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机152 104实际接收系统与最佳接收系统的性能比较153 第11章交换和路由158 111交换技术158 112IP路由160 113软交换162 第12章通信网167 121电话网167 122数据网168 123移动通信网171 124下一代网络(NGN)180 附录(专业英语术语表)184 参考文献185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