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国:行吟天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诗说中国:行吟天下
|
ISBN: | 9787561396025 |
条码: | |
作者: |
储兆文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5.00
折扣价:¥61.75
折扣:0.95
节省了3.2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内容简介: |
从无数优美感人的诗篇出发,我们跟随古人踏上漫漫行旅之路,去感受中华大地的山川之美,无论是名都古城、三山五岳,还是边塞大漠、乡村田园,都留下了诗人们的妙笔感悟。书中配有精美的古代绘画,以古人的视角,让你感知一个不一样的行旅中国。
|
作者简介: |
主编简介; 薛保勤,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读悟天下》《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青春的备忘》《送你一个长安》《给灵魂一个天堂》。有两部作品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一部作品荣获柳青文学奖。 李浩,长江学者,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复旦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师从王水照先生,进行博士后研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唐代文学研究》主编、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作者简介: 储兆文,博士,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兼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古典文学、戏剧影视和建筑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中国园林史》、《中国古典文学》(修订版)等著作。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一泓海水杯中泻 我们方位观念的形成,往往以自己所居地为中心坐标,然后有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区分。“中原”“中国”一类词语的形成应该与此有关。 在古人的观念中,我们是天下的中心,周边是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陆游《关山月》),“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在这些铿锵有力誓言般的诗句中,其实隐藏着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 后来,我们知道,西方人把我们定位在东亚。今天我们虽然沿袭“中国”之称的古语,但我们已不再固执于其世界中心的内涵。这种转变说到底是源自我们的脚下,源自我们走出了自己所居地的中心坐标。行旅改变了人对天下的基本判断,即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 庄子最先扩展了中国的眼界。那一年,秋雨滂沱,百川灌河,黄河之水横无际涯,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水尽归于己,没有哪里的水能比我黄河更大了。于是,扬扬自得,顺流东下,来到北海,东面而视,只见海天一色,不见水端。河伯大惊失色,望洋兴叹,对海若说:“我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与你北海之水相比,我黄河的水小得简直不值一提。要是不出来走一走,见到你的浩大,我对黄河的夸口,岂不贻笑大方?” 海若却说:“我北海的水算得了什么,像我北海这样大的有四个,所以才有四海之说。可四海又算得了什么,四海在天地之间,就像是湖边的一个小蚂蚁洞。人生活的陆地叫海内,也就是在四海的包围之内的那一小块地方,而中国在海内,就像是堆积如山的粮仓里的一粒米。” 这是庄子在《秋水》中讲述的一则寓言。他越过陆地看中国,仿佛站在云端,俯瞰天下,烟水渺茫的四海中,漂浮着一块小小的陆地,而中国就在这一小块陆地之中。至此,中国之外不仅有四夷,四夷之外还有四海。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庄子像我们今天一样清楚地球是圆的,四海之外还有海洋和陆地,此外还有无数的星球。因为后来,我们走过了比他更远的路。 也许是深受庄子的启发,一千多年后的诗鬼李贺,梦入月宫,俯瞰中国,吟出了惊人的诗句: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梦天》 无独有偶,稍后的李商隐踵武前贤,沿着此路继续发挥想象: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谒山》 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全书只有一千一百九十三个字,以山脉、河流为天然界线,分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东渐于大海,西被于流沙。李贺梦入月宫,俯视人寰,桑田(黄尘)沧海(清水)的变幻之中,中国九州就如九个模糊不清的小点,而大海就像倾泻的一杯清水。 《禹贡》把中国东与西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明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而南北的界限却相对模糊,这并非偶然的疏忽,而是中国疆域开拓和文明传播的必然路径与事实。 周穆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大旅行家。他五十岁继承西周王位。继位之初,东征西讨,十分辛苦。待到海清河晏以后,他把国事交给大臣,自己则带着随从游山玩水。他驾着八骏,日行万里,“东游沧海,西驰昆仑”,与西王母会于瑶台之上: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李商隐的这首《瑶池》,用意虽然在于指斥长生成仙的虚妄,但从诗人所用的周穆王与西王母相约三年后再会的典故却可以看出,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西方昆仑就怀有美好想象。早期的神话中,先民们想象的空间范围,基本上不超出东边的大海和西边的昆仑。 想象的风筝纵然可以在天空四处飘扬,但无法脱离牵着它的细线。穆王的八骏纵然可以日行万里,按理可以四荒八极,无所不至,但也只是“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元稹《八骏图诗》),到达的只是当时国人足迹所到的东与西的极限。至于中国的南与北,五岭和燕山(或阴山)此时尚是横亘眼前而不曾翻越的天险蛮荒。拓荒之旅,只能交给汉唐之后的后来者。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