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文化传播学(21世纪文化产业管理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文化传播学(21世纪文化产业管理系列教材)
ISBN:978-7-300-26900-9 条码:
作者: 张朝霞 黄昭文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28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25.20
折扣:0.90 节省了2.8元
字数: 2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69009 每包册数: 17
出版日期: 2019-05-06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和文化传播的基础和背景出发,详细分析了物质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及其策略,同时分析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应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案例分析的手段,阐述了文化传播的技巧,介绍了可供借鉴的诸多经验。因为作者的艺术传播专业背景,本书艺术产业与艺术传播涉及较多。

作者简介:
张朝霞,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艺术管理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专业方向:艺术管理与创意产业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与艺术教育研究。著有《新媒体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黄昭文,博士,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传播系讲师。专业方向:艺术管理、艺术传播。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等5项课题。入选北京舞蹈学院人才强教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大学生创意作品获全国艺术管理类学生创意策划大赛一等奖等。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文化传播学导论

节 基本概念及其辨析
第二节 文化传播的功能与意义
第三节 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文化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节 文化传播与符号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符号
第三节 文化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
第四节 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第三章 文化传播的模式

节 文化传播模式概述
第二节 文化传播的过程
第三节 文化传播的结构要素
第四节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第四章 文化传播的主要类型

节 人际传播
第二节 群体传播
第三节 组织传播
第四节 大众传播
第五节 网络传播

第五章 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节 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以及制约因素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文化传播效果理论
第三节 当代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第六章 文化传播中的受众研究

节 受众概述
第二节 受众的类型与角色
第三节 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受众的媒介使用

第七章 文化传播调查研究

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 抽样调查法
第四节 控制实验法

第八章 跨文化传播

节 跨文化传播概述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艺术项目实践传播策略

精彩片段:
“传播”,英文为“communication”,有传承、交流等多种含义。一般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多指“信息”从“信源”出发,经由渠道到达“信宿”。早期,传播概念强调的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和意义再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词语,“传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事实上,除了单向的传播与分享之外,传播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双向的或共同的互动交流”。就实践层面而言, “传播”就是人类运用符号并经由媒介来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和意义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传播”就是传递既有的意义和价值,其核心在于如何使这些意义和价值深入人心,并进而形成对意义的控制。其次, “传播”就是一个学习、创造、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传播本身就是意义产生和改变的“场所”和载体。在这个过程中,人成为传播的主体和轴心: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传播的原因,又是传播的结果。不论是传递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动机的施者与受者。因此,传播不是简单的输出信息,而是负载着符号信息的双向互动。
不论是单向传递还是双向交流,“传播”从整体上讲,就是要通过意义分享,来创造人类共享的生活方式。传播活动具有内在矛盾运变的客观法则,传播活动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稳定的必然联系。这是由传播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是传播的内在本质和普遍特点。
重新发现和阐释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是各种意义和价值得以显现的关键。对于“传播”这种特殊文化实践活动的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其一是对传播经验、功能和控制的研究,其二是对传播实践的批判和反思性研究。
作为一种典型的交叉性综合学科,传播学涉及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
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走向独立后,传播学研究焦点锁定在人类文化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传播实践,也包括人和社会的关系,其要点是社会信息系统的处理及传播实践运行的规律。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