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实务(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企业文化建设实务(第二版)
|
ISBN: | 978-7-300-26843-9 |
条码: | |
作者: |
何建湘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2-1 |
开本: | 128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5.10
折扣:0.90
节省了3.9元
|
字数: |
23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018F1337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9-05-08 |
|
内容简介: |
本书基于对30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标杆意义的企业的长期跟踪研究,同时结合作者及其团队长期深入企业从事企业文化领域的调研和咨询工作总结而成。书中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备工具、企业文化建设常用理论。
|
作者简介: |
北京未名潮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未名潮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曾任《北大商业评论》市场总监、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公共关系部副主任。曾主持和参与联想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引动、中粮集团、上海宝钢集团、大连万达集团等企业的企业文化咨询、管理案例研究以及企业史研究工作。典型研究成果有: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理论框架及应用工具、企业文化建设四层次结构模型、标杆企业文化核心要素结构模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领导力核心素质模型等。
|
章节目录: |
序言FOREWORD 前言PREFACE 第1章 企业文化的力量 从柳传志赴哈佛大学商学院点评案例说起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华老字号长青之基因 第2章 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理论[1]的起源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的四层次内容构成 企业文化的10个本质特征 企业文化的7项功能 第3章 认识成功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何谓成功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两项重要影响因素 四个关键步骤 闭环式八大子体系 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第4章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这样炼成的 并行的党建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识别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传播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激励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融入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评估体系构建 第5章 企业文化建设实用工具必备 企业文化目标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保障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识别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传播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激励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融入体系构建工具 企业文化评估体系构建工具 第6章 常用理论知识与诊断分析工具 企业文化建设四层次结构模型 奎因企业文化导向诊断分析模型 丹尼森组织文化分析模型 标杆企业文化核心要素结构模型 “ 4+2 ”管理法则 麦肯锡7S模型 “ PDCA ”循环 “ 5W 2H ”分析法 附录1 企业文化提升必问的十个问题 附录2 企业文化建设实用工具清单
|
精彩片段: |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 顶梁柱 ” 。[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在企业调研时对国有企业地位的强调。当今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像我国这样,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国有企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保障了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2017年,中央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资产总额与5年前相比增长74%,累计实现利润比上一个5年增长27%,进入世界500强的82家国有企业中,有48家为中央企业。中央企业上缴税费比上一个5年增长41%,2017年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8%,上缴的税费和收益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2.5%;承担完成的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成果已成为国家名片,充分彰显了国家力量,体现了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同时,还带头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推进脱贫攻坚、参与民生工程建设。 因此,基于中国本土企业文化案例研究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不能缺少对占如此高比重的中国国有企业的深入研究。在过去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梳理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一些共性之处,并没有突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而近些年,我们通过对部分标杆国有企业的深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西方企业所不具备的中国特色,而且对其他民营企业一直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堪称企业文化建设乃至于企业创新管理模式中的“ 中国方案 ” 。这个“ 中国方案 ”就是: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拥有一个并行而又强大的党建文化体系,党建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使命性与组织性对企业文化起着重要的引领、约束与推动作用;而企业文化建设又促进党建文化的不断完善以及创新发展,二者彼此交融、相互作用,催生出党建文化深度融入企业管理的党建“ 新方案 ”与管理新模式,从而实现二者皆以经济建设、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共同目标。因此,这一次更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中,特别增加了党建文化这一重要元素。 党建文化体系是指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组织行为、制度建设、活动形式、组织形象等一系列内容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自己摸索形成的独特组织建设体系,覆盖各政府、单位、组织、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对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形象四个层次,发现其体系健全、科学,完全可以从现代管理角度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二者的融合具有天然的基础优势。从实践层面看,其精神内涵、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宣贯措施、形象塑造等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融为一体并保持高度一致的,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党建文化更多地起着重要的引领、约束与推动作用。多数国有企业的党建文化建设先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很多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基于党建文化内涵发展而来,甚至党建组织机构与企业文化建设机构都是同一个部门或者融为一体。而党建文化在影响企业文化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先进的工作方法、管理手段,又必然会促进党建工作体系的完善,反过来推动党建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从目标层面来看,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完全一致,都是以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为核心。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方向到路径,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具有高度一致的特征,二者形成彼此交融、相互作用、并行促进的关系也是必然的,其催生出的“ 党建文化深度融入企业管理 ”的独特“ 中国方案 ”既是中国党建管理工作的突破,又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鉴于中国党建文化体系的普遍性与成熟性,以及国有企业的党建组织体系本身也非常健全、统一、规范的事实,在本书中,党建文化体系就不再通过国有企业的案例展开论述,而是综合性阐述党建文化体系的特征及其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之后再通过案例形式重点探讨党建文化体系对部分民营企业的影响。 一、使命性 使命性主要指精神层面的一种信仰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党建过程形成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国有企业继承和发扬了从中国革命、经济建设、发展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孕育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和反映各家企业底蕴的文化理念。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历程中,国有企业培育出了“ 苦干实干 ” “ 三老四严 ”的石油精神、铁人精神,铸就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锻造了“ 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 ”的高铁精神。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