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路: 伦理经典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不惑之路: 伦理经典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研究
|
ISBN: | 978-7-305-07663-3 |
条码: | |
作者: |
庞俊来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小16开 |
定价: |
¥41.00
折扣价:¥36.90
折扣:0.90
节省了4.1元
|
字数: |
220千字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24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40
|
出版日期: |
2019-10-30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作者在日常的读书、生活境遇以及学术写作点滴思考,或涂鸦于纸屑碎片之上,或记于手机电脑之中,亦或在微信微薄里中,将其整理结集出版,以“伦理道德”为主题,既是作者的专业使然,也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不追求系统成理,但求思想真切。书稿初拟“道德之思”(侧重主体道德)、“伦理之思”(侧重伦理共体)、“经典之思”(侧重经典著作)、“生活之思”(侧重社会现象)等四个方面。
|
作者简介: |
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副主任,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当代道德哲学、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等。在各大权威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个人专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之道德哲学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精神次序与德性阶梯”,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道德偶然性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
章节目录: |
第一编 市民社会的伦理研究 一、市民社会与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1.关于市民社会的诸理论形态与历史源流 2.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现状及误区 3.解读市民社会的伦理向度 二、市民社会与伦理价值体系 1.作为伦理实体的市民社会 2.市民社会的伦理生态 3.伦理价值体系与市民社会 三、市民社会与家国一体 1.自然血缘与需要体系 2.人情主义与契约精神 3.家国一体与市民社会 第二编 伦理经典与伦理范式 一、从幸福到自由: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知识生成 1.古典伦理学的知识镜像 2.古典伦理学的幸福主题 3.近代德性主题的祛魅:从幸福到自由 4.近代道德哲学的知识理想 二、伦理流:黑格尔形上伦理思想探析 1.形上伦理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科学体系”实质 2.“活的东西”:黑格尔形上伦理学中“伦理流”的思想内涵 3.活的善:黑格尔伦理流思想的内在逻辑架构 三、精神生命次序与德性阶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道德谱系 1.重读《精神现象学》的当代意识 2.黑格尔有伦理学吗 3.黑格尔的精神生命次序 4.精神次序与德性阶梯 四、论社群主义之现代伦理学形态 1.从“流派”到“形态”:社群主义伦理学体系性反思 2.社群主义伦理形态之体系性与精神性建构 3.集合并列:社群主义之精神气质 五、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学科范式辨析 1.伦理学学科范式的生成及其基本问题 2.道德哲学的近代凸显和理论范式 3.实践哲学的实践使命与伦理道德范式转型 4.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及其当代困境 第三编 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研究 一、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当代视域及其理论探构 1.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当代视域 2.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学理逻辑 3.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实践路径 4.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现代转型 二、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三重哲学话语生态分析 1.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产生的历史哲学语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生成 2.当代中国公民生存的伦理共体的伦理秩序之精神哲学分析 3.全球化语境中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向与文化抉择 三、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解构与重构 1.伦理道德的精神通感 2.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 3.中国伦理精神的解构 4.中国伦理精神的重构 四、自由、仁爱与正义:当代中国文明的价值自觉 1.当代中国文明价值自觉的人类学结构 2.自由:中国现代文明价值自觉之个体内涵 3.仁爱:中国传统文明价值传承之社会价值 4.正义: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之国家价值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