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濡的现代性:中国文论新传统 - 中国现代文论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涵濡的现代性:中国文论新传统
中国现代文论史
|
ISBN: | 978-7-303-21141-8 |
条码: | |
作者: |
王一川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38.00
折扣价:¥124.20
折扣:0.90
节省了13.8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09-01 |
|
内容简介: |
本卷为总论,综合考察中国现代文论传统的由来,深入分析“世界之中国”时代中国我者与西方他者之间的持续的层累涵濡状况,叩探中国现代文论的独特品格。 本卷认为,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不是来自对西方文论的简单照搬,而是有着自身的现代性缘由:它是中国自我与外来他者之间的层累涵濡的产物。由此,本卷从层累涵濡的现代性探讨中国文论现代性的变迁,分析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方式,考察其知识型的建立、核心范畴及其位移,剖析其外来他者状况,探明其双重品格,梳理其现代美学Ⅰ与现代美学Ⅱ的分化与联系,透过大海形象的阐释透视中国现代文论传统的独特风貌。
|
作者简介: |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著有《修辞论美学》《文学理论》《艺术公赏力》等。
|
章节目录: |
目录
导论 通向中国现代文论传统
一、“传统”的古今中西演变
二、传统与中国现代文论
三、中国现代文论传统的论述框架
第一章 层累涵濡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文论的变迁
一、涵濡理论
二、涵濡中的中国历史景观
三、涵濡中的中国文论长时段
四、中国现代文论的涵濡方式及其革命性
五、中国现代Ⅰ文论的层累涵濡特质及其时段
六、生成中的中国现代Ⅱ文论
七、层累涵濡的文论现代性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方式——以“诗界革命”论为个案
一、从全球化向东涵濡看“诗界革命”
二、王韬:“奇境幻遇”与“地球合一”
三、从王韬到黄遵宪
四、黄遵宪:“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五、梁启超:新意境、新语句和古风格
六、全球化向东涵濡的本土诗学投影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建立——兼论西方文论知识型的转向
一、西方文论“知识型”及其转向
二、中西文论的相遇方式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向
三、以中为镜看西方
四、中国现代历史视野中的文论知识型
五、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革命”背景
六、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与“世界学术”
七、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内涵和特征
八、以曹丕与陈独秀为案例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论核心范畴的位移:从典型到感兴——兼谈兴辞在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中的存在
一、典型在西方及其向东涵濡踪迹
二、典型在中国的兴衰及其启示
三、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三层次及其若隐传统
四、感兴在现代的若隐若显及其原因
五、中西比较中的感兴再生
六、感兴论与21世纪中国文论现代性传统建设
七、汉语文学的兴辞性
八、兴辞在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中的存在
第五章 中国现代文论中的外来他者
一、外国文论在中国六十年
二、四次转向的动力与特色
三、外国文论与中国现代文论走向
第六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双重品格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品格
二、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型品格
三、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型品格之特征
四、未来:从显西隐中到以中化西
五、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型品格
六、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型品格之特征
第七章 心化美学与物化美学之间——简论中国现代美学Ⅰ与现代美学Ⅱ
一、长时段视野中的中国现代美学
二、中国现代美学Ⅰ: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
三、现代心化美学的传统渊源
四、生活论与中国现代美学长时段
五、现代美学Ⅰ与现代美学Ⅱ:从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到改革年代的物化美学
六、反物化的物化美学范式:兴辞美学
第八章 中国现代文论中的文艺美学形态
一、文艺理论美学化的学科之花
二、古典诗教传统与现代美学的合力
三、学科归属:交错还是特殊
四、有限度的自由之花
第九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新趋势——兼谈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教育
一、“理论之后”的理论
二、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三、“理论之后”文学理论的特征与选择
四、文学理论与兴辞化臻美心灵的养成
五、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教育问题
六、文学教育的现代角色及其当前危机
七、重新召唤诗意启蒙的幽灵
第十章 现代型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大海形象中的现代性问题
一、中国文化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
二、审美现代性与汉语现代性及二者的交叉点
三、中国的现代型文学传统
四、中国现代型文学与中国现代学
五、大海形象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分析《你见过大海》
第十一章 当代文学语言状况
一、政治整合、语言俗化与大众群言
二、思想解放、语言雅化与精英独白
三、文化认同、语言多元化与奇语喧哗
四、角色认同、语言分合与多语混成
结语
一、涵濡中的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
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方式中的两种过程及其交融
三、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核心范畴、我他关系模型及品格
四、中国现代文论的分化与联系
五、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与中国现代型文学传统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