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儒藏(精华编六四) - 儒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儒藏(精华编六四) 儒藏
ISBN:978-7-301-11782-8 条码:9787301117828
作者: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200.00  折扣价:¥1,140.00
折扣:0.95 节省了60元
字数: 730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1200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0-08-1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卷首四卷。卷首第一、第二为《礼经作述源流》,卷首第三、第四为《歴代礼制沿革》。 “五礼”之名,始见于《周礼·大宗伯》,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礼覆盖了古代社会的全部礼节。在秦蕙田之前,专门通考礼的著作有两部最为著名,一部是南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此书是朱熹未竟之作,后来由朱熹门人黄榦、杨复分别为之续补《丧礼》《祭礼》,使之五礼粗具,但“体例未备”。另外一部就是清初徐乾学《读礼通考》,秦蕙田对《读礼通考》大为称赏,认为其“规模义例,具得朱子本意”,然惜其只涉及丧礼(凶礼),于其他四礼尚属阙如礼。故秦蕙田毕几十年之功,编纂《五礼通考》,意在取两家之长、补两家之短。 《五礼通考》的编纂体例,“通”,既有共时的通,即每述一义,必网罗众说;也有历时的通,即每记一制,必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古礼近制,靡弗该载。而“考”,则是每述一义,每记一制,必有案断,必有折中,以“蕙田案”列入条下。 《五礼通考》成书之后,当时颇多溢美之词,如《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考证经史,原原本本,具有经纬,非剽窃饾饤、挂一漏万者可比,较陈祥道等所作,有过之无不及矣。” 当然《五礼通考》在当时资料搜集远没有现在方便的情况下,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集与礼相关的各种材料,并将其分门别类、条析缕分,确有不世之大功;然其容易流于材料的堆积罗列,而缺少灼见。尽管有“蕙田案”,但限于体例,对于礼学上纠葛多年的问题,只是下按断,不能给出自己充足的分析。且文中引用材料有不实、不详、舛误处,比如题为引正史礼仪志,但实际内容出于《通典》或《文献通考》。 本册为《五礼通考》第六十一卷至第九十卷。

作者简介:
作者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南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歴官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终官刑部尚书。谥文恭。钱大昕《潜研堂集》卷四十二《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秦文恭公墓志铭》述其一生事迹甚详。《清史稿》有传。钱大昕说他“公退则杜门谢宾客着书,不异为诸生时”。可见秦蕙田于学术之用心。《五礼通考》,是其一生心力所在。

章节目录:
五礼通考(卷第六十一至卷第九十) 2049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