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社会学与我们 - 明德经典人文课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社会学与我们 明德经典人文课
ISBN:978-7-300-28549-8 条码:
作者: 约翰·D.卡尔(John D.Carl)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79.80  折扣价:¥71.82
折扣:0.90 节省了7.98元
字数: 3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85498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0-09-2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一本书爱上社会学!本书分17个专题对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介绍,同时配有大量新近发生的社会实例,使得本书读起来有趣、轻松。《社会学与我们》倡导一种社会学式的思维方式,希望训练读者能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现象,从而使读者迷上社会学,了解到社会学不仅仅是认识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将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社会,改造我们的社会。

作者简介:
约翰•D.卡尔,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社会学博士。此前,他曾在医院、中学、教堂和监狱等地方工作。这些地方的工作经验使他对社会学的兴趣愈加浓厚。他对社会学研究和教学充满激情,曾全身心地研究犯罪学和社会分层。作者希望这本关于美国社会问题的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让他们了解我们能够减少这些问题严重性的方法”。

章节目录:
第1章 社会学
主题: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思考:三种基本的社会学范式的特征有哪些?三种范式—它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

第2章
社会调查研究——如 何研究社会?
主题:什么是研究方法?
社会学思考:社会学家如何运用研究方法?

第3章
文化——塑造个体的 框架
主题:什么是文化?
社会学思考:文化之间有何差异?

第4章
社会结构与人际互 动——微观和宏观的 视角
主题: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社会学思考:三种分析范式是如何看待社会结构的?

第5章
社会化——适应社会 的过程

主题: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学思考:三种理论范式如何看待社会化?

第6章
群体与社会——了解 我们的环境
主题:社会群体的特征有哪些?
社会学思考:社会学家是如何看待群体领导的?

第7章
美国的社会阶层—— 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分层
主题:什么是社会分层?
社会学思考:社会分层背后有哪些理论?

第8章
全球分层——世界财富与贫困
主题:什么是全球分层?
社会学思考:全球分层背后的理论是什么?

第9章
人口与环境——社会 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
主题:什么是人口学?
社会学思考:什么是环境社会学?

第 10章
种族和民族——这是个肤色问题吗?
主题:种族和民族之间有何不同之处?
社会学思考:哪些因素导致种族观念的产生?这种观念是如何影响人们 的?

第 11章
性别分层——性别的社会性
主题: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社会学思考:观察社会性别和性别不平等的视角有哪些?

第 12章
衰老与健康——社会的老龄化
主题:健康和衰老如何影响社会分层?

第 13章
犯罪和法律体系—— 社会如何回应犯罪和越轨?
主题:什么是犯罪?
社会学思考:犯罪为什么会存在?

第 14章
婚姻与家庭——社会是如何延续的?
主题:家庭是什么?
社会学思考:家庭在走向衰落吗?

第 15章
教育与宗教——社会如何传递信息?

第 16章
经济与政治——社 会是如何组织与管理的?

主题:什么是经济与政治体制?
社会学思考:社会学家如何看待经济与政治

第 17章
社会运动、集体行为 和社会变迁——社会是如何变化的?
主题: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
社会学思考:社会运动背后隐藏着哪些理论

译后记

精彩片段:
第17章 经济与政治——社会是如何组织与管理的?

  “不管根据哪种传统定义,这一群行动一致的个体都称不上一种社会运动。社会运动要有领袖和共享的意识形态。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跟在游行队伍的后面,边走边看传单,发现宣传的东西和自己的想法一样,这才真正加入游行的人群。在做决定之前,人们一般会阅读发起人的简历,或者听他们冗长的演讲,不管是通过收音机还是去现场。简单地说,社会运动要有追随者才能形成气候。但是,这次游行不符合标准的模型。它就像星星之火,四处分布,没有形成规模,而且极度地独立,不依靠外力,完全自生自灭。此外,没有宣言或者教义之类的意识形态,也没有最高指挥权威。教室、农场、热带雨林、乡村、公司、沙漠、渔场、贫民窟,到处都能见到它在酝酿、萌发,甚至在纽约的豪华宾馆里,也能看到它的踪迹。它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次尝试,人们试图自下而上发动一场全球性的人道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社会运动一般都是因为不公正、不平等或者腐败现象而引起的。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然处于灾难和不幸之中,现在,又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生态环境大规模恶化,气候发生急剧变化。参加这次运动的组织多如牛毛,当我在脑海里计算具体的数字时,突然意识到,我或许正在见证某种有机体(如果说不是生物的话)的出现和成长。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运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是面对生存威胁时,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做出的一种本能和集体性的反应?现在还没有答案,相反,我们面临更多的是问题:它是因为某些内在于目的本身的原因而变得原子化的吗?这次运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的增长速度到底有多快?参加这场运动的个体和组织相互之间是怎么联系的?为什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之前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它能不能解决各国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能源、就业、环境保护、贫困和全球暖化?它发展到最后会不会集中和组织起来?或者,还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战,把权力拱手让给各种意识形态和激进主义?”
——摘自《上帝保佑的动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运动是如何让这个世界重新变得仁慈、公正和美丽的》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