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第2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第2版)
|
ISBN: | 978-7-5681-6466-5 |
条码: | 9787568164665 |
作者: |
高迎爽
相关图书
|
装订: | |
印次: | 2-16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80
折扣价:¥37.81
折扣:0.95
节省了1.99元
|
字数: |
352千字
|
出版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22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48
|
出版日期: |
2019-11-08 |
|
内容简介: |
全书以模块和项目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大学生职业意识养成、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提升等内容,有助于大学毕业生了解就业,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成功创业。本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案例丰富,贴近现实,富有教育性和现实可行性,既便于教师授课,也便于学生自学。本书既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公共教材,也可供其他求职者和社会人士阅读和参考。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一、大学生就业 就业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依法从事相关的社会劳动并据此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或报酬的活动。大学生就业是一个人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名称、身份和自我定位的转变,这也是社会中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现象。 根据相关界定标准,"就业人员"通常指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经济劳动,并依法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就业有充分就业与不充分就业之分,在法定劳动时间内劳动报酬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称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低于法定标准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称为不充分就业。"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与就业单位脱离关系的、希望就业但未能就业的人员。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主要有签约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可将毕业生分为已就业毕业生、待就业毕业生和申请不就业毕业生。已就业毕业生指那些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定向去指定单位就业的、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等灵活就业的、参军入伍或者参加国家项目的毕业生。待就业毕业生是指有就业愿望但未落实工作单位,正处于择业状态的毕业生。申请不就业毕业生是指那些有就业能力但是无就业意愿的毕业生。 【知识拓展】 专业与就业 所谓专业,是指高等院校、高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生产部门分工和学科划分而做出的学业分类,如机电一体化、财会、市场营销、家电、机械工程、网络工程、幼儿教育、农学、园艺学等,学校通过专业设置进行人才培养,开展管理工作。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培养目标,学校根据这一目标,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的变化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和科研。学生根据本专业要求进行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掌握这一专业的特长和技术。有的学校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还会开设辅修专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第二专业,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每个专业特有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毕业生在一定职业岗位群中的优势,如果所选择工作与专业正好对应,毕业生工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当然,随着我国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客观环境的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在市场调节机制下,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空间越来越大,可以不受专业限制。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