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思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岁月思絮
|
ISBN: | 978-7-5676-4334-5 |
条码: | 9787567643345 |
作者: |
朱典淼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
字数: |
280千字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06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9-10-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部个人言论随笔集,共有八十六篇,内容包括谈立身修养、谈文艺欣赏、谈教育成效等,收录的文章大多曾在报刊上发表。按照内容分为四个篇章:(1)“人生感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人的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2)“艺文赏析”,阐述文艺鉴赏的相关问题,剖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3)“美苑寻芳”,对美学领域中相关问题,作通俗的诠释。(4)“教坛思得”,探讨最佳的教育理念,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
|
作者简介: |
朱典淼,安徽师范大学退休干部,副教授。曾任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市教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曾在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有《文学简论》《石头情思》《人学四论》《名流世家》《岁月回眸》等著作。
|
章节目录: |
人生感悟 003 ◇ 从鲁迅书房里的一副对联谈起 005 ◇ 民族气节重于泰山 008 ◇ 大写的人字 010 ◇ 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 014 ◇ 一份不同凡响的遗嘱 016 ◇ 季羡林的婚姻往事 020 ◇ 立德为先 022 ◇ 知识就是力量 025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28 ◇ 记住自己的根 031 ◇ 让理想照耀前程 036 ◇ 世间不可无伯乐 041 ◇ 庞涓的教训 043 ◇ 天道酬勤 045 ◇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048 ◇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 051 ◇ 不可藐视草根 055 ◇ 坚持就是胜利 058 ◇ 幽默是智慧的体现 060 ◇ 赞“不拘一格降人才” 064 ◇ 性格决定命运 066 ◇ 浅谈人的主体性 069 ◇ 谦受益,满招损 071 ◇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074 ◇ 培养群体意识 077 ◇ 善于识破伪装 079 ◇ 挫折为人生之良药 082 ◇ 身居下层而不坠其志
艺文赏析 087 ◇ 一字千金 089 ◇ 留有余地 092 ◇ “四两拨千斤” — — 谈细节描写 097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 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体验 101 ◇ 淡极始知花更艳 — — 试论相反相成的艺术表现手法 107 ◇ “知人论世”与“顾及全篇” — — 谈文学作品的分析 112 ◇ 文质相彰 — — 谈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116 ◇ 平凡之处见精神 — — 略谈文学题材的开掘 120 ◇ 杜诗中的反接法 123 ◇ 诗味辨析 — — 学习唐诗札记之一 131 ◇ 诗情鉴赏 — — 学习唐诗札记之二 139 ◇ 《原诗》的艺术辩证思想 148 ◇ 慷慨激昂的咏怀力作 — — 曹操《观沧海》赏析 151 ◇ 田园生活的清新写照 — — 孟浩然及其《过故人庄》 155 ◇ 咏雨的经典好诗 — — 杜甫及其《春夜喜雨》 157 ◇ 曲折有致的抒情名诗 — — 李商隐及其《夜雨寄北》 160 ◇ 千古咏月之绝唱 —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163 ◇ 凄婉的人生感叹 — — 秦观及其词作 167 ◇ 别开生面的一首新诗 — — 读胡适的《一念》 169 ◇ 劝人惜时的妙文 — — 简评朱自清《匆匆》 171 ◇ 声情并茂的采莲曲 — — 介绍朱湘及其诗作 173 ◇ 史学家的游记名篇 — — 翦伯赞及其散文《内蒙访古》 176 ◇ 洋溢着爱国激情的感人作品 — — 艾青及诗作《我爱这土地》 178 ◇ 情深意切的悼亡佳作 — — 宗璞及其力作《哭小弟》 180 ◇ “语文”中的文学因素 184 ◇ 艺术的辩证表现 190 ◇ 文学真实性四题 198 ◇ 关于文艺的“源”与“流” 203 ◇ 文艺作品应当跳动着生活的脉搏 — — 学习马克思文艺思想札记 211 ◇ “宁食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 — 谈文艺的独创性
美苑寻芳 217 ◇ “美”的定义难定夺 219 ◇ 美,在于发现 222 ◇ 美是自由的象征 225 ◇ 美在对比中显现 228 ◇ 和谐与美 231 ◇ 情感在审美中的作用 234 ◇ 各美其美意味深 236 ◇ 朦胧美的艺术魅力 241 ◇ 思而得之 其乐无穷 244 ◇ 通感的艺术表现力 247 ◇ 方寸之内乾坤大 249 ◇ 也谈美和美的创造 257 ◇ 展示美的有效方法
教坛思得 265 ◇ 办好教育,为兴国之要务 267 ◇ 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269 ◇ 培育创新精神 272 ◇ 教育无小事 274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76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79 ◇ “教育公平”之我见 281 ◇ 润物细无声 284 ◇ “孟母三迁”的启示 287 ◇ 克服懈怠 290 ◇ 面向社会 办好教育 291 ◇ 有效倾听是成功教育重要的一环 293 ◇ 家书抵万金 297 ◇ 家训的指针作用 302 ◇ 家风对子孙后代的深远影响
305 ◇ 后 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