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三个代表”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三个代表”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ISBN:7-81084-339-7 条码:
作者: 陈信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6.00  折扣价:¥14.40
折扣:0.90 节省了1.6元
字数: 16千字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数: 203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4-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掀起一个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我们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伟大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一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向何处去,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一代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这项任务完成得好坏集中地体现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上。能否坚持和落实“三个代表”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检验“两课”教学水平和成果的重要标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要认真研读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章,研读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著作和讲话,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提供适合青年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教材和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的辅导和讲解,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生头脑中落户扎根,取得进学生头脑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以及中央有关文件和指示的基础上,以学习“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和落实“三个代表”为主线编写了这本教材,供广大青年学生、教师、理论工作者学习、参考。本书由陈信同志提出编写提纲和编写工作的指导想,并撰写前言及导论,于颖同志编写第一、六、七讲,王春娟同志编写第二、四、五讲,张彩玲同志编写第三、八、九讲,最后由陈信、王春娟同志统一修改定稿。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导论 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的内在统一及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一)“三个代表”的内在统一

(二)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发展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利

益的历史

(二)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制定出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针

和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党的先进性,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为人民群

众谋利益

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体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一)全党同志必须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为进

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二)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

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

(三)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生产力进一

步向前发展

第二讲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代表先进生产力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一致性

(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科学确定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前进方向

(一)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三、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一)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

(二)80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一)坚持党的宗旨是由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

(二)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之中

(三)努力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关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关系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三)注意关心和解决好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四讲 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

二、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理论创新

四、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讲 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和深化改革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提升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平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七)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八)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九)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要目标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和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水平

(一)进行文化创新,构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

(二)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国民素质

(三)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六讲 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一、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三)必须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

二、妥善处理政治建设与科技兴军的关系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

(三)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三、加强国防教育,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军民军政关系

(一)健全战时动员体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二)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面国防观念

(三)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

第七讲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共同发展

一、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一)“一国两制”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

(二)“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三)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二)对我国当前国际地位的基本判断

(三)中国将坚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扩大对外开放,谋求共同发展

(一)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谋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八讲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目标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基本保证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

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

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还要加强组织建设,在当前更要切实搞好基层党组

织的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九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探索

(一)小康社会提出的过程

(二)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三)当代中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成依据

(二)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

(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