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资本论》学习与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资本论》学习与研究
ISBN:7-81084-331-1 条码:
作者: 陈信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30.00  折扣价:¥27.00
折扣:0.90 节省了3元
字数: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数: 71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4-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人类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巨篇,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并将继续对新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运营”等各种各样的经济热点问题被不断提了出来,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具体贯彻实施。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发展和创新,制定了一系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和完善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百多年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高潮到低潮、从低潮到重新奋起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总结了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经验,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科学结论,并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选择了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和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党的十六大上得到了全面阐发和贯彻。历史的发展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尽管时代的特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只要我们重新翻开马克思的《资本论》就不难发现,这部百年经典就是我们今天提出的种种理论的源头、全部奥秘的所在。站在长江、黄河边,我们可以尽情地去欣赏她,赞美她,去细细品味个中的美好。但是,如果您曾经到过长江、黄河的源头,看过那雄伟壮丽的冰山,那么,您对于长江、黄河的品味,则会因为对其丰富内涵的把握,而肯定是另一番感觉。列宁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它,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今天所想的、所做的仅仅与社会主义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相联系,这个长河还会不断地向前流淌,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曲折,但只要源头没变,我们所处的就只能是长江、黄河的某一段,最终总会流入大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引导我们走向马克思《资本论》所指引的理想境界。有些人并没读过《资本论》,但却断言《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写的书,因而已经过时了。这种形式逻辑的推理,主要是因为对《资本论》的内容缺乏了解。其实,《资本论》是马克思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它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同时也深刻地阐述了资本本身运营的经济规律,时间的演变、时代的变迁只会改变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具体形式,而不会改变规律本身,也不会改变资本运营的内在规律。目前,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巨头们经常把目光投向《资本论》,因为他们懂得,深层次的东西往往会给人的思维以深刻的启迪,以至使人终生受用不尽。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运营。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精彩分析和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资本运营规律性的深刻揭示,对我国正在建设和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来说,都具有普遍和直接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抓住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学习《资本论》,对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资本论》这部巨篇,长达三千多页,二百多万字(理论部分),除专门从事《资本论》研究的人之外,广大理论工作者、教师、青年学生通读《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资本论〉学习与研究》,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教师、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学习《资本论》提供方便。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本论》解说。主要以《资本论》的基本理论体系为线索,对各部分的理论来源及形成、基本内容以及对该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第二部分是《资本论》研究。主要内容是运用《资本论》所阐述的基本原理,联系实际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抛砖引玉为理论工作者、教师、在校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第三部分是《资本论》节选。按1、2、3卷的篇章顺序,节选了《资本论》中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具有较直接指导意义的部分,为了使读者学习方便,凡节选部分都标明了原书的页码。由于主客观条件以及我们的能力所限,我们提供给读者的这部著作是很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对很多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我们的研究工作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我们将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进,为构建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的、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尽微薄之力。

本书由陈信教授提出写作提纲,负责《资本论》第1卷节选并编写第一部分第一章,于颖副教授负责《资本论》第2卷节选并编写第一部分第三、四及第十一章,王春娟副教授负责《资本论》第3卷节选并编写第一部分第二、七、八及第十二章,宫芳副教授编写第二部分第五、六章,方丽玲讲师编写第一部分第九章,董生强教授编写第一部分第十章并对本书编写提出建设性建议。第二部分各专题已标明作者,在此不一一介绍。在各位作者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由陈信教授负责修改和定稿,王春娟副教授、于颖副教授参与全书定稿,协助主编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资本论》解说
第一章 《资本论》的序言和跋
一、马克思《资本论》写作的过程及目的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三、《资本论》的方法
四、《资本论》的结构
第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来源及形成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章 货币理论
一、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来源及形成
二、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剩余价值生产和工资理论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来源及形成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工资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资本积累理论
一、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形成
二、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四、资本积累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六章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一、马克思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来源及形成
二、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马克思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一、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来源和形成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一、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形成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平均利润及生产价格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
第九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一、马克思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形成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马克思的商业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十章 生息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形成
二、生息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地租理论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形成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十二章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总结
一、第3卷第七篇的研究任务及重要地位
二、第3卷第七篇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关于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 《资本论》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之比较
资本的内涵和资本运营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与国企的资本运营
发展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理顺分配关系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与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的成因和对策
股份制经济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用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理论指导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发投资者投资意识的思考
从资本集中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扩张
资本经营和国企改革
马克思的汇率理论及其对我国汇率问题研究的启示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与我国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新论
第三部分 《资本论》节选
第一版 序言
第二版 跋
第1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节选
第2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节选
第3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节选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