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神满,1978年出生于东京。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客座副教授。专业是产业组织论,特别是动态游戏和技术革新的实证分析。 2002年,他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研究专业)毕业后,在日兴索罗门美邦(Nikko 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的调查部门担任建设、住宅、房地产行业负责人。2007年,他获得了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他获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的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副教授。
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但这可能并不一定是好消息。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机构瓦解后,企业可能会债台高筑,失业者也将逐渐增加。 • 作为构筑了一个时代的“赢家”,为什么有些企业在新时代的技术竞争中会起步较晚? • 该怎么做? • 政府将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问题正是贯穿本书的主题。 《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是一本关于上述主题的好书。作为一本商业书籍,它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至今还吸引着大量读者。它的作者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而我则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者。2009 年夏天,我读了《创新者的窘境》,在对它印象深刻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它有一些不足。书中的主题和案例都很有意思,但理论和实证都不够严谨,还需要进行经济学层面的归纳。于是,我足足花了10年的时间进行研究,现在终于可以将成果公布于众了。所以,本书是用最前沿的方法来阐释经济学的一大主题。 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学的严谨性”吧。 我希望,不管你处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职业,凡是与商业和制定政策相关的人都能好好读读这本书。我在日本有过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因此我是抱着与老同事喝酒畅谈“离职后,我一直在从事这样的工作”的心态来写本书的。所以,希望大家能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阅读本书,如果有难懂的地方,你可以适当地跳过,并继续阅读。对于那些平时不读商业书籍,但对《世界的结构》这类书籍感兴趣的初高中生、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而言,我也推荐他们读一读这本书。经济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深入研究某个问题而使我们获得见识,而这种见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 对于那些对经济毫无兴趣、甚至还处于以下人生十字路口的人而言,经济学或许能提供某种像勇气一样的东西: • 对人生道路感到困惑; • 在一家经营不良的公司工作,我快撑不下去了; • 想要离开危险的交往对象却怎么也离不开。 我还认为,本书能为一些经济学专家提供一些启示。因为本书的主旨是基于我每年春季在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创新经济学”这门课提出的。 本书后半部分的实证分析对2017年6月刊登在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的保守派)的学术刊物《政治经济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论文《评估创新者的窘境:对1981—1998年硬盘驱动器行业的创造性重构的结构化分析》(Estimating the Innovator’s Dilemma:Structural Analysi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the Hard Disk Drive Industry,1981—1998)进行了简明易懂的解释,以便让所有读者都能看懂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将这本书视为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或行业组织理论和创新理论的辅助读物,也可以将它作为理论和实证相融合的结构推算理论的入门书籍来使用。 如果你之前接触过经济学,这可能有利于加深你对本书内容的理解。但读懂本书,经济学知识不是必需的,你只要有阅读能力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数学)能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