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景观——逻辑·结构·方法与运用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数字景观——逻辑·结构·方法与运用
|
ISBN: | 9787564186760 |
条码: | |
作者: |
成玉宁|责编:戴丽\\朱震霞... 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90.00
折扣价:¥275.50
折扣:0.95
节省了14.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立足数字景观这一 风景园林学前沿领域,从逻 辑、结构、方法与运用等方 面系统地建构了数字景观理 论与方法体系;从价值与内 涵出发,深度解析了数字景 观的原理;从逻辑、架构与 平台入手,阐释了数字景观 的结构;针对数据采集、数 据分析、方案模拟、数字建 造、绩效测控等景观规划设 计环节,归纳了数字景观的 研究与运用方法;从风景园 林环境评价、景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设计、景园色彩 设计、景园空间研究、景园 行为研究等方面,详细解读 了数字景观的实践成果。本 书既有理论研究,又详细阐 述了数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 技术,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指 导价值;既能够为风景园林 专业人员的理论研究提供指 导,也可以作为风景园林及 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数字景 观实践操作指南。
|
作者简介: |
成玉宁,1962年4月出生于南京市,1984年获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农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就职于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1990年、1993年分别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起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兼任 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学位委员会 人保部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土木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园林》杂志编委。 成玉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园历史及理论、数字景观及技术等领域的研究30余年,主持多项 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著有《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湿地公园设计》等,主编《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园林史教程》等教材以及《数字景观》《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等丛书;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设计作品获 及省部级 设计奖20余次。
|
章节目录: |
引论:数字景观开启风景园林4.0时代 第1章 数字景观的意义 1.1 数字景观的背景 1.1.1 数字景观的兴起 1.1.2 数字景观——风景园林4.0时代 1.2 数字景观技术进程 1.2.1 数字景观技术的发端 1.2.2 数字景观技术的进展 1.2.3 数字景观技术的应用 1.3 数字景观的价值 1.3.1 从定性到定量——走向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 1.3.2 走向精细化的风景园林 1.3.3 走向系统化的景观规划设计 第2章 数字景观的逻辑 2.1 数字景观的系统性 2.1.1 多目标需求 2.1.2 复杂系统性 2.1.3 设计要素的动态性 2.2 数字景观的逻辑 2.2.1 数字流与设计过程逻辑 2.2.2 逻辑模型—数学模型—编程模型 2.3 数字景观的过程 2.3.1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3.2 方案的设计与模拟 2.3.3 数字化建造与测控 第3章 数字景观的结构 3.1 数字景观的架构 3.1.1 数字景观系统架构 3.1.2 数字景观软件架构 3.2 数字景观平台 3.2.1 景园环境生态采集、分析与模拟平台 3.2.2 景园环境空间形态采集、分析与模拟平台 3.2.3 景园环境行为心理采集、分析与模拟平台 3.3 景观信息系统(LIM)与规划设计 3.3.1 LIM的概述 3.3.2 LIM的特点 3.3.3 LIM的系统架构 3.3.4 LIM的实现平台 3.3.5 LIM的提升 第4章 数字景观的方法 4.1 景观环境数据的采集 4.1.1 景园生态数据的采集 4.1.2 景园形态数据的采集 4.1.3 景园环境行为数据的采集 4.2 景观环境数据的分析 4.2.1 竖向数据分析 4.2.2 水文数据分析 4.2.3 植被数据分析 4.2.4 微气候数据分析 4.2.5 行为数据分析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