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与检测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与检测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系列教材)
|
ISBN: | 978-7-5693-1799-2 |
条码: | |
作者: |
刘永军等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9.00
折扣价:¥46.55
折扣:0.95
节省了2.4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22
|
出版日期: |
2021-01-20 |
|
内容简介: |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与检测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系列教材·资源与环境大类》的编写考虑到高等院校给排水专业、环境类专业学生及水处理行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科对水处理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按照科研系统性原则,从非常基本的生物实验室基础知识人手,在注重讲解水处理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力求详细地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显微镜技术,使读者能够由浅人深、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水处理生物学相关的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与检测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系列教材·资源与环境大类》分3个部分,共12个章节。第1部分为水处理生物学基础实验方法与技术,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器皿的准备及使用方法,微生物分离、接种及纯培养技术,显微镜使用技术,微生物染色与形态观察技术,水中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技术,以及细菌生理生化特征的常规测定技术等基本实验技能。第2部分为水处理生物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集中介绍了水质的卫生细菌学测定技术、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技术、水体生物毒理学检测技术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如DNA提取、PCR扩增、DNA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DGGE、RFLP、FISH及Biolog等技术),使读者能够对水处理相关生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第3部分为水处理生物学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技术,涉及水处理微生物检测、环境毒理检测、酶活力检测、环境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等应用性较强的实验项目,所编排实验项目的综合性和研究性依次增强,研究层面逐渐深入,技术水平要求和应用性越来越高。为巩固读者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其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水平,每个实验都附加了思考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附录部分列出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染色液、培养基的配置方法,Biolog微生物鉴定培养基种类及接种液的配置,以及活性污泥中常见原生和微型后生动物图谱,以便读者查阅。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部分 水处理生物学基础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1章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 第2章 微生物分离、接种及纯培养技术 实验2.1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实验2.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2.3 接种与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2.4 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实验2.5 菌种的保藏方法 第3章 显微镜使用技术 实验3.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3.2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3.3 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3.4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3.5 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及样品制备 第4章 微生物染色与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4.1 细菌单染色与革兰氏染色 实验4.2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4.3 细菌的荚膜染色 实验4.4 细菌的鞭毛染色 实验4.5 微生物显微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 第5章 水中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5.1 细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5.2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5.3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5.4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5.5 藻类的形态观察 实验5.6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及污泥沉降性能测定 第6章 细菌生理生化特征的常规测定技术 实验6.1 氧化酶 实验6.2 过氧化氢酶 实验6.3 葡萄糖氧化发酵 实验6.4 甲基红(M,R)测定 实验6.5 V-P测定 实验6.6 淀粉水解 实验6.7 纤维素分解 实验6.8 硝酸盐还原 实验6.9 亚硝酸还原 实验6.10 产氨试验 实验6.11 脲酶活力测定 第2部分 水处理生物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7章 水质的卫生细菌学测定技术 实验7.1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7.2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7.3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7.4 水中沙门氏菌属的测定 实验7.5 水中粪链球菌的测定 实验7.6 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快速测定 实验7.7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测定(AOC法) 实验7.8 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有关微生物的测定 …… 第8章 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技术 第9章 水体生物毒理学检测技术 第3部分 水处理生物学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技术 附录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近年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水污染控制、水体水质净化及水生生态修复等实际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水处理生物学的配套实验课程,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与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掌握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必须动手操作且操作规范、结果正确,才能具备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所需要的实验素养和技能。同时,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技术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需要从整体上理清不同操作技术的内在联系,理解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水污染控制、水体水质净化及水生生态修复等实践应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将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技术运用于实践中。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与检测技术》的编写考虑到高等院校给排水专业、环境类专业学生及水处理行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科对水处理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按照科研系统性原则,从最基本的生物实验室基础知识人手,在注重讲解水处理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力求详细地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显微镜技术,使读者能够由浅人深、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水处理生物学相关的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全书分3个部分,共12个章节。第1部分为水处理生物学基础实验方法与技术,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器皿的准备及使用方法,微生物分离、接种及纯培养技术,显微镜使用技术,微生物染色与形态观察技术,水中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技术,以及细菌生理生化特征的常规测定技术等基本实验技能。第2部分为水处理生物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集中介绍了水质的卫生细菌学测定技术、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技术、水体生物毒理学检测技术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如DNA提取、PCR扩增、DNA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DGGE、RFLP、FISH及Biolog等技术),使读者能够对水处理相关生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第3部分为水处理生物学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技术,涉及水处理微生物检测、环境毒理检测、酶活力检测、环境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等应用性较强的实验项目,所编排实验项目的综合性和研究性依次增强,研究层面逐渐深入,技术水平要求和应用性越来越高。为巩固读者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其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水平,每个实验都附加了思考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附录部分列出水处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染色液、培养基的配置方法,Biolog微生物鉴定培养基种类及接种液的配置,以及活性污泥中常见原生和微型后生动物图谱,以便读者查阅。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