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国际化研究 - 标准化与治理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标准国际化研究
标准化与治理丛书
|
ISBN: | 978-7-5667-2041-2 |
条码: | |
作者: |
蒙永业、侯俊军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8.00
折扣价:¥45.60
折扣:0.95
节省了2.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09-01 |
|
内容简介: |
该书稿是作者的博士论文,着重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二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并从适时适度扩大中国标准编制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中国标准国际一致性、标准使用国际化应提质增效、中国标准活动国际化应从量变到质变、设立标准国际化专门机构推动发展五方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本研究在实践层面具有四方面的价值:建设标准国际化智能翻译云平台,为中国标准英文版翻译实践提供范例,标准国际化指数可用于测评各行各业的标准国际化程度,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测评可以扩大到更多国家。
|
作者简介: |
侯俊军,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标准治理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研究”首席专家。 蒙永业,博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服务研究所所长,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化专家,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章节目录: |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本书结构 2 标准国际化研究现状综述 2.1 关键概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3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模型构建 3.1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的理论模型 3.2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3.3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测量指标说明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语料与数据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5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计算方式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5.1 中国标准编制国际化定量评价 5.2 中国标准文本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5.3 中国标准使用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5.4 中国标准活动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5.5 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指数测评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标准国际化对外贸的影响评估 6.1 研究数据加工处理 6.2 研究数据单位根检验 6.3 研究数据Johansen协整检验 6.4 研究数据误差修正模型 6.5 研究数据因果关系检验 6.6 结果与讨论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发现 7.2 对策性建议 7.3 研究贡献 7.4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窗外飘雪,我心潮澎湃。 论文杀青,我心如止水。 来北京已有20年,每年都能看到几次雪景,早已视为熟悉之物。既然熟悉至此,就无兴奋可言。四年来为了完成博士学业,已由满头黑发变成两鬓灰白,脑门光秃。来之如此不易,理应欢呼雀跃。 我却颠倒为之!这就是四年博士生活给予我的收获之一。对于越难得到的东西,越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心如止水,相信天道酬勤,凡事尽力而为,成事在天;对于随手可得的小确幸,要热情拥抱,快乐地享受每一天。 我在本硕博三级换了三个专业,从管理转到翻译,再从翻译转到商务英语研究。跨界让我多了一些不同的观察视角,更多则是迎接接踵而来的挑战。导师王立非教授在入学前与我深谈多次,了解我之前的学习与工作背景,为我指明“标准国际化”这一研究方向,带领我申请校级、市级、部级三个标准国际化研究项目。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外鲜有研究,我能获得的文献有限,所撰写的相关小论文也不被投稿的期刊看好。看着同学们一篇接着一篇发表C刊论文,我却迎来一次又一次投稿石沉大海,只好一次又一次把写好的小论文发表在标准化普刊之上。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我虽习之较晚,但自小学习至今,所沿用的方法与文正公之意暗合。我有志气学好,导师领我拓宽见识,此外就是持之以恒地学习,日积月累下着笨功夫。我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视为座右铭,保持一颗努力向上、乐观积极之心。 我将标准国际化研究视为伸手摘星,虽有可能徒劳无功,亦不至于满手污泥。我深知其中之难,早已做好不能毕业的打算。但进入师门,便不敢存半点侥幸之心。工作虽忙,但严格自律,早起晚睡读书,将各种科研任务一一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莫问收获,但为耕耘。我享受这个过程,当我内心的疑惑随着研究深入一点点得以解答时,新问题随之而至,但疑惑高度已升。读博四年,是我过了而立之年再次成长的四年。 博士论文写作一波三折,标准国际化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缺乏各种统计数据,我需要一点点整理与挖掘,有时候连续几个星期都没有任何进展,曾多次因为数据缺失而修改研究范围与论文提纲,直至坚持到最后一刻。论文杀青之时,让我最幸福的,是漫天飘飘洒洒的雪花。这整个冬季孕育于天地之间的灵气落在手心,有点凉,一如论文写成,宠辱不惊。 感慨完我的感慨,我要拿出一份很长的致谢名单,在心中已经默念数遍。 首先感谢我的硕导王继辉老师、博导王立非老师。王继辉老师在我读硕期间对我严格要求,教我治学做人做事;在我硕士毕业后,把我推荐到博导王立非老师门下,并且长期参与我博士培养指导,成为我导师组之外的“第五导师”,并且担任我论文开题、预答辩专家组主席。王立非老师在国内率先开创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长期从事商务英语研究,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他为人低调务实,治学严谨踏实,视野高瞻远瞩,思维创新灵活。在他的启发教育下,我在语言服务、标准国际化研究领域均获得一定成绩。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