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文献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书院文献研究
|
ISBN: | 978-7-5667-1604-0 |
条码: | |
作者: |
邓洪波 等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28.00
折扣价:¥121.60
折扣:0.95
节省了6.4元
|
字数: |
505千字
|
出版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512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8-08-01 |
|
内容简介: |
书院文献是千余年来记录书院各种活动内容的资料。它既包括书院志、书院课艺、书院学规、书院讲义、书院藏书目录等专门性的书院文献,又包括散见于政典、史书、方志、笔记、文集、诗歌、报刊中的与书院相关的各类史料。这些文献对研究中国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目录学史乃至社会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价值。 《中国书院文献研究/书院学丛书》主要分为“书院文献综论”“书院志研究”“书院课艺研究”和“书院文献书目提要”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主要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学者对各类书院文献进行研究的学术文章及著作节选,第四部分为按省区排列的约167种书院文献的书目提要,旨在介绍传世书院文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展示书院文献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
作者简介: |
邓洪波,湖南岳阳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工作,兼任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丛刊《中国书院》副主编,《中国四库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书院文化数据库》首席专家,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
章节目录: |
序一 杨忠 序二 朱杰人 序三 郭齐勇 第一章 书院文献综论 书院文献编纂与尊朱辟王实践——以瀛山书院为中心的讨论 明道继统:书院志编纂与理学道统的建构 论书院志编纂体例转换与学术思潮的变迁 清代书院课作中的文学与学术 第二章 书院志研究 书院志述略 《天下书院总志》作于王昶考 明代书院志考 明代福建书院志书考略 清代书院志编纂探微——以三种《端溪书院志》为例 第三章 书院课艺研究 《暨阳答问》与嘉道之际的学术 书院课艺:有待深入研究的集部文献 课艺总集:清代书院的“学报”和“集刊” 书院考课与经史词章(1801-1904) 清代书院课艺序言的地域书写 第四章 书院文献书目提要 凡例 全国 北京 河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四川 贵州 陕西 后记
|
精彩片段: |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文化机构。邓洪波教授认为书院是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所谓独特,我以为大概是因为它既非官学,亦非纯粹的私学,但又与官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得到各级官府的支持和资助。例如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阮元创诂经精舍、学海堂,张之洞建尊经书院、广雅书院,都是任官期间的事。许多官员也将创建书院、讲研义理学问视为一种可以引以为豪的政绩,希望以书院长育人才、开启民智、移风易俗。比如汤显祖贬徐闻典史时创立贵生书院,亲往讲学;任遂昌知县时,建相圃书院,拨寺庙道观部分食田归书院收租,以作修葺房屋之费及诸生膏火之助。他自己亦在书院中“与诸生讲德问字”“陈说天性大义”而不疲。但书院又非官学,书院的科目设置、讲论内容都由著名学者担任的书院山长、主讲设定与主持,官府干涉有限。书院与官学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故清末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使中国教育由古代迈人现代,便能自然衔接而水到渠成了。 书院与私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春秋以降,学在王官渐变为学在四夷,私人讲学之风渐盛。孔子的讲学活动,既有与弟子讲论六艺、切磋琢磨的谨严与认真,亦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散淡与闲适,与书院自由讲学的精神一脉相通。两汉经师讲学,受业者不远千里而至,讲读之所则“讲堂”“精舍”随意立名。马融“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设绛纱帐讲学,“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是最气派的一家。魏晋南北朝战乱频仍,但讲学之风不息。上述讲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对后来书院的出现有着深刻影响。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