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 卓越学术文库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卓越学术文库
|
ISBN: | 978-7-5645-7341-6 |
条码: | |
作者: |
杨卫军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小16开 |
定价: |
¥62.00
折扣价:¥58.90
折扣:0.95
节省了3.1元
|
字数: |
229千字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12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11
|
出版日期: |
2021-03-01 |
|
内容简介: |
近年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传统的自然观、发展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的自然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重读马克思”显得十分必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方法、思维方式去审视实践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既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马克思哲学为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用马克思的自然观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智慧,为构建美丽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是本文的主题。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问题、方法与意义;第二章概述西方自然观的历史流变;第三章: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实现的根本性的变革;第四章: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基本内容;第五章: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影响;第六章: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当代价值。
|
作者简介: |
杨卫军,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理论宣讲团成员,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哲学学会理事。2012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奖励基金一等奖;论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品格》于2019年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论文《习近平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底蕴》于2018年获教育厅人文社科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成果:主持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底蕴研究”(项目编号:16BKS020),参与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第一名);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4项;近年来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探索》《内蒙古社会科学》《理论视野》《求实》《学术论坛》《学习与实践》《现代经济探讨》《湖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5篇,其中被CSSCI收录20篇。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西方自然观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古希腊有机和谐自然观 一、从涌现、本性到自然物 二、古希腊有机和谐自然观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一、信仰的时代: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影响 第三节 近代的机械自然观 一、主客二分:近代的机械自然观 二、近代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的局限和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一、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扬弃 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修正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一、《博士论文》: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发端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初步建构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确立 四、《资本论》: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显著特征 一、马克思以前自然观的抽象性 二、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显著特征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一、感性的自然 二、人化的自然 三、历史的自然 四、人本学的自然 五、价值的自然 第二节 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确立的方式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四、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解 五、自然与历史的辩证法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影响 第一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自然观概要 二、从游离到复归:卢卡奇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 一、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解读 二、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批判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和启示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与环境伦理学 一、环境伦理学合法性困境 二、环境伦理学对人的误读 三、环境伦理学对自然的误读 第三节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与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 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与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