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中西对照)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中西对照)
|
ISBN: | 9787521314397 |
条码: | |
作者: |
莫旭强 邓炯 余珊 编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9.00
折扣价:¥65.55
折扣:0.95
节省了3.45元
|
字数: |
310千字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页数: |
295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1-01 |
|
内容简介: |
《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面向所有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感兴趣的中外人士。本系列共出版十个语种对照版,包括法文、英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俄文、阿拉伯文、韩文、日文、泰文。全书插图丰富,文字简洁,信息准确,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数据统计,从中国概况、家庭、服饰、饮食、居住、交通、通讯、收支、教育、就业、人际交往、历法与节日、文化与休闲、卫生与健康、信仰与价值观、民间习俗、民间禁忌、传统象征物、中医和气功与武术、戏曲与乐器、绘画与书法、诗词与小说、工艺品、名城与古迹一共二十四个方面,为读者展示了当代中国一幅幅真实的日常生活画卷。
|
作者简介: |
莫旭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法语系教授,法语专业负责人,毕业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法语硕士,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邓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法语系主任、副教授,毕业于法国国立里昂第三大学,法语硕士,长期从事法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法语语言学、汉法翻译。 余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法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法语文体与语用学研究。
|
章节目录: |
一、概览 二、家庭 三、服饰 四、饮食 五、居住 六、交通 七、通信 八、收入 九、教育 十、就业 十一、历法与节日 十二、人际交往 十三、文化与休闲 十四、卫生与健康 十五、信仰与价值观 十六、民间习俗 十七、传统禁忌 十八、传统象征物 十九、中医、气功与武术 二十、戏曲与乐器 二十一、绘画与书法 二十二、诗词与小说 二十三、工艺品 二十四、名城与古迹
|
精彩片段: |
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事物时,对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对“相异性”会尤其注意。数个世纪以来,欧洲人就开始把他们对中国的观察带回西方,着眼于吸引他们的那些“意味深长且不乏稀奇”的现象。令他们感到无比惊讶的一定是这一极为多元的“大洲”、丰富灿烂的文明、优美的古典诗歌;挑动他们好奇心的一定是饭桌上喝酒的规矩,一定是官式宴请的时间(18 点的晚宴对不少欧洲民族来说实在是太早了!),一定是那些关乎“脸面”的问题,一定是中国公园的晨练或广场舞,一定是无处不在的汉字书写艺术,一定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战略,一定是用手指比画出的数字6或者8…… 今天这个世界,人际交往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同一星球上的人们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十分必要,而能否找到那些区别于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妙之处,才是实现这种“理解”的关键。 “没有知识的旅行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从未出国旅行的人,会充满偏见。”这样的名言反映了旅行的价值。要了解另一种文化,应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能扮演好这一角色。这本书能帮助我们熟悉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习惯,接触到中国诸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书中这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从人际交往到就业和收入,从民间习俗到信仰和传统象征物,从家庭、饮食到中医、戏曲和诗词,《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窗口,让我们打开看吧!
|
书 评: |
★“没有知识的旅行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这样的名言反映了旅行的价值。要了解另一种文化,应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能扮演好这一角色。这本书能帮助我们熟悉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习惯,接触到中国诸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书中这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从人际交往到就业和收入,从民间习俗到信仰和传统象征物,从家庭、饮食到中医、戏曲和诗词,《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窗口,让我们打开看吧! ——白乐桑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 法国教育部汉语荣誉总督学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