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民间法(第二十四卷) - 民间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民间法(第二十四卷) 民间法
ISBN:9787561580752 条码:
作者: 谢晖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88.00  折扣价:¥83.60
折扣:0.95 节省了4.4元
字数: 608千字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数: 45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民间法与法学方法”论坛的主要学术论文的合集,由中南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主编,是我国民间法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本卷收录我国知名法学家严存生教授思想的研讨论文,并收录2020年民间法和民族习惯法研究的优秀论文,分为理论研讨、规范分析、司法研究、地区法制、制度比较、域外参考等部分,本书作为民间法研究领域的权威图书,集中反映了中国民间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于加强民间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
  《民间法》年刊宗旨:
  一为团结有志于民间法调查、整理与研究之全体同人,共创民间法之法理,以为中国法学现代化之参照;
  二为通过研究,促进民间法与官方法之比照交流,俾两者构造秩序之功能互补,以为中国法制现代化之支持;
  三为挖掘、整理中外民间法之材料,尤其于当代特定主体生活仍不可或缺、鲜活有效之规范,以为促进、繁荣民间法学术研究之根据;
  四为推进民间法及其研究之中外交流,比较、推知相异法律制度的不同文化基础,以为中国法律学术独辟蹊径之视窗。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严存生教授思想研讨
人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事业观
——2019年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感言
学术的道路是一条不归路
深人田野:探索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严存生教授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思想贡献的启示
严存生老师法社会学思想探析
严存生法社会学研究及其对民间法研究的启示
运动不止学术常青
——严存生先生的法律学术思想及其启迪
“中西合璧,构联古今”
——严存生教授学术道路的历程与启示
严存生先生法社会学思想初探
学理探讨
无国家社会中的自然状态和自由认识:与现代自然法哲学的比较
契约精神的传统法文化语境及其现代关照
宪法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之辩
——兼论宪法爱国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民间法权利:概念证立、正当性生成与意义建构
《荀子·礼论》真诠
论网络社会中民间规范的运行及其秩序协调
经验解释
民国时期报刊医药广告治理述评(1912—1937)
主体需求、利益交错与契约要件变迁
——以敦煌吐鲁番契约文书为中心
“行动中的法”在历史文书里的呈现
——基于民国荣县档案的考察
清代地方立法吸纳民间习惯探究
——以《福建省例》为分析视角
契式的法律世界
——以甘罚约为例
法律漏洞的成因、特征与表现形式
制度分析
商事习惯适法性审查的功能性标准
民事审判中的风俗习惯适用及其审查标准研究
微博平台的自治规则分析
被执行人信用失范及其归正
高校校规与国家法律之间关系的学理阐释
——基于OOOOOO司法态度的考察
社会调研
婚约彩礼的“民间法”功能研究
——基于湖南省J村的调查
小议越界果实取得
藏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查研究
——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为例
“异乡来客”的出走
——法律多元的乡村变迁困境
习俗的决定力量
——藏区妇女帅位对OO罪认定的影响
域外视窗
探析传统伊斯兰教法体系下的社会治理理念
论古代以色列社会中的契约法
接纳国家和OO人权法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协调平等情况司法应用

精彩片段:
  自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秩序既因国家正式法而成,亦借民间非正式法而就。然法律学术每每所关注者为国家正式法。此种传统,在近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以来即定制。被谓之人类近代高等教育始创专业之法律学,实乃国家法的法理。究其因,盖在该专业训练之宗旨,在培养所谓贯彻国家法意之工匠——法律家。
  诚然,国家法之于人类秩序构造,居功甚伟,即使社会与国家分化日炽之如今,前者需求及依赖于后者,并未根本改观;国家法及国家主义之法理,仍旧回荡并主导法苑。奉宗分析实证之法学流派,固守国家命令之田地,立志于法学之纯粹,其坚定之志,实令人钦佩;其对法治之为形式理性之护卫,也有目共睹,无须多言。
  在吾国,如是汲汲于国家(阶级)旨意之法理,久为法科学子所知悉。但不无遗憾者在于:过度执着于国家法,过分守持于阶级意志,终究令法律与秩序关联之理念日渐远离人心,反使该论庶几沦为解构法治秩序之刀具,排斥法律调节之由头。法治理想并未因之焕然光大,反而因之黯然神伤。此不能不令人忧思者!
  所以然者何?吾人以为有如下两端:
  一曰吾国之法理,专注于规范实证法学所谓法律本质之旨趣,而放弃其缜密严谨之逻辑与方法,其结果舍本逐末,最终所授予人者,不过御用工具耳(非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视角之工具)。以此“推进”法治,其效果若何,不言自明。
  二曰人类秩序之达成,非唯国家法一端之功劳。国家仅借以强制力量维持其秩序,其过分行使,必致生民往还,惶惶如也。而自生于民间之规则,更妥帖地维系人们日常交往之秩序。西洋法制传统中之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不论其操持的理性有如何差异,对相关地方习惯之汲取吸收,并无沟裂。国家法之坐大独霸,实赖民间法之辅佐充实。是以19世纪中叶、20世纪以降,社会实证观念后来居上,冲击规范实证法学之壁垒,修补国家法律调整之不足。在吾国,其影响所及,终至于国家立法之走向。民国时期,当局立法(民法)之一重大举措即深入民间,调查民、商事习惯,终成中华民、商事习惯之盛典巨录,亦成就了迄今为止中华历史上最重大之民、商事立法。
  可见,国家法与民间法,实乃互动之存在。互动者,国家法借民间法而落其根、坐其实;民间法借国家法而显其华、壮其声。不仅如此,两者作为各自自治的事物,自表面看,分理社会秩序之某一方面,但深究其实质,则共筑人间安全之坚固堤坝。即两者之共同旨趣,在构织人类交往行动之秩序。自古迄今,国家法虽为江山社稷安全之必备,然民间法亦为人类交往秩序所必需。故人间秩序者,国家法与民间法相需而成也。此种情形,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之,此一结论,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凡关注当今国家秩序、黎民生计者,倘弃民间法及民间自生秩序于不顾,即令有谔谔之声,皇皇巨著,也不啻无病呻吟、纸上谈兵,终其然于事无补。
  近数年来,吾国法学界重社会实证之风日盛,其中不乏关注民间法问题者。此外,社会学界及其他学界也自觉介入该问题,致使民间法研究蔚然成风。纵使坚守国家法一元论者,亦在认真对待民间法。可以肯定,此不唯预示吾国盛行日久之传统法学将转型,亦表明其法治资源选取之多元。为使民间法研究者之辛勤耕耘成果得一展示田地.决定出版《民间法》年刊。
  本刊宗旨,大致如下:
  一为团结有志于民间法调查、整理与研究之全体同人,共创民间法之法理,以为中国法学现代化之参照;
  二为通过研究,促进民间法与官方法之比照交流,俾两者构造秩序之功能互补,以为中国法制现代化之支持;
  三为挖掘、整理中外民间法之材料,尤其于当代特定主体生活仍不可或缺、鲜活有效之规范,以为促进、繁荣民间法学术研究之根据;
  四为推进民间法及其研究之中外交流,比较、推知相异法律制度的不同文化基础,以为中国法律学术独辟蹊径之视窗。
  凡此四者,皆需相关同人协力共进,始成正果。故鄙人不揣冒昧,吁请天下有志于此道者,精诚团结、互为支持,以辟法学之新路、开法制之坦途。倘果真如此,则不唯遂本刊之宗旨,亦能致事功之实效。此乃编者所翘首以待者。
  是为序。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