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嘉园”情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天南地北“嘉园”情
|
ISBN: | 9787561574881 |
条码: | |
作者: |
王洁松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3.00
折扣价:¥59.85
折扣:0.95
节省了3.15元
|
字数: |
227千字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20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3-01 |
|
内容简介: |
作为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精神文化系列出版物之一,这本《天南地北“嘉园”情》是嘉庚学院为厦门大学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本书收录了53篇嘉庚学院师生、校友的故事。他们身处天南地北,年龄经历各不相同, 用质朴深情的笔触,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在嘉庚学院和离开校园后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全书以人物叙事为主线,在一篇篇生动叙述里有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有对母校恩、师生情、同窗谊的回忆。从这些故事中,可以触摸到学校成长的脉搏,领略到这所大学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的“源”与“流”。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卢昌义:感恩母校惠泽,不忘责任担当,力争馈报奉献 苏新春:守初心,存高远——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迎来首届新生前的二三事 黄山河:双轮驱动,跨越发展——从“嘉园”的两块石头说起 黄梅贵:试着理解出发认真拥抱变化 肖筱南:心怀感恩忘我奋进 林波:典型“嘉人”的三个小“嘉事” 田力:“田爷爷”的教学“秘籍” 叶元芬:心中有爱芬芳自来 蔡绵绵:我的“独嘉记忆”,有画亦有诗 李三伟:在“嘉”成就最好的自己 苏丽华:“嘉”伴我成长 崔文铮:阳光总在风雨后 方兴:“回嘉” 江陈君:情深不辍的初代嘉庚人 庄炬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张哲铭:我爱我“嘉” 陈嘉:“嘉园”“嘉人”“二师兄” 陈柯宇:人生就是不停地越过山丘 刘钊:于探索永远渴求,于前行永远感恩 朱玄韬: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 郑重:你不努力,老师再优秀学生也只是“秀” 林风杰:心中有“嘉”,返璞归真 蔡津津:我爱你,不说再见 陈伟嘉:我的“独嘉记忆” 黄斯毅、徐珊珊:致我们共同的“嘉园” 林溱:一直以来,我都不算是一个安分的人 潘秋静:我与我的母校——收获与感恩 黄伟斌:感恩“嘉园”共创美好 周晨煜:奔赴西北大地,写意青春芳华 曾艺娜:平凡却又不凡 苏博:忆大学忆青春忆“嘉园” 陈翠瑾:“中国速度”背后的守护者 黄枭:无论何时,保持积极 王吴:在梦想的路上毅然前行,坚持只因热爱 赵彬妍:有一种回忆让你充满力量 郭玉:在远方写一封“嘉书” 苏令相: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施孝霖:认真细致不负韶华 郑小琳:在好菜坞,我享受忙碌的状态 林丹霓:选择热爱、坚持热爱、为爱发光 吴筱、Sander:在美丽“嘉园”,遇优秀“嘉人” 梁倩: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张贺兴:我与“嘉”的故事 褚嘉诚:触类旁通,坚持创新,突破自我 侯依依:嘉庚学院,一所值得我怀念和珍视的母校 张新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珍惜当下 谢里淼:乐于尝试不同事物,挑战更多未知可能 朱鑫园:我在异国他乡续写“嘉园”情怀 焦铂淞:“嘉园”即家园 苏丽凤: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许鸿伟:无梦想不青春求知者创未来 赖赞:知善行善,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赵琛:当我转身 后记
|
精彩片段: |
2003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历史进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应运而生。她坐落在南太武山下、东海之滨,以嘉庚为名,以“止于至善”为校训,赓续“爱国、诚毅、奉献、勤俭”的嘉庚精神,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办学理念,遵循“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博采众长、自强不息,模式新、机制活,已经办成一所深得广大师生热爱、深受国内外各界认可的新型优质大学,是全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全国数百所独立学院的翘楚。 当前,厦门大学正朝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正形成多校区、多元化、多层次乃至海外办学的总体格局。嘉庚学院正是这个总体格局中的重要板块、特色板块。她得到了母体学校给予的广阔创业、发展和改革空间,与母体学校优势互补、交相辉映。17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她已培养出45000多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史上、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酣墨异彩的一笔! 四海聚“嘉人”,同心铸“嘉梦”。作为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精神文化系列出版物中的一种,本书收录了53篇嘉庚学院师生、校友的故事。他们身处天南地北,年龄经历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烙印——“嘉人”。他们用质朴深情的笔触,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在“嘉园”和离开校园后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往事。全书以人物叙事为主旋律,在一篇篇生机盎然的乐章中,跳跃着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深刻思考的嘹亮音符,贯穿着对母校恩、师生情、同窗谊的优美和声。虽然他们只是“嘉人”中的极少一部分,但从这些故事中,可以触摸到学校成长的脉搏,掩卷遐思,仿佛可以听到“嘉庚的声音”,领略到这所朝气蓬勃的大学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的“源”与“流”。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悟到“嘉人”的敬业。从栖霞湖清晨五点晨读队的琅琅书声,到理工楼的实验室通宵达旦灯火通明,教师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学生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师生们将个人梦想深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嘉人”的合作。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都能跨越条块的藩篱、打破思维的束缚,在课堂上、在竞赛中、在研讨时各抒己见、碰撞思想,交流交融、互助包容,在强化合作与协同中促团结、促合力、促发展。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触碰到“嘉人”的务实。17年的时光,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很长,对一所大学来说却仍处于初创期。面对有限的条件、匮乏的资源,全体“嘉人”有着很强的紧迫感、行动力,保持乐观和希望,力求专注和专业,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领略到“嘉人”的创新。独立学院本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求新求变的探索和尝试,八闽大地深蕴“敢拼会赢”的精神,使得“嘉人”普遍具有创新的基因,保有可贵的好奇心,敢于挑战、勇于试错,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也为社会创造新价值。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