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我在厦大三十年(中文版) -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我在厦大三十年(中文版)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
ISBN:9787561581148 条码:
作者: 潘维廉,颜丽篮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80.00  折扣价:¥76.00
折扣:0.95 节省了4元
字数: 286千字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1976年至1978年间,效力于美国驻台空军基地的毛头小伙老潘做梦也不曾想到,1988年自己居然会携妻挈子来到隔海相对的历史名城厦门定居。问其来华原由,答曰:“美国中餐太贵。”
  胸怀这等鸿鹄大志,目前担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OneMBA项目学术负责人的博士老潘,日则传道授业解惑于商科讲堂,夜则饕餮中国佳肴,尽享口腹之欲。大快朵颐之余,老潘亦能摇摇笔杆、爬爬方格,竟也写出图书十几部,论文百十篇,也曾在几部电视短剧中逢场作戏,还参与编写并主持了四百多集电视节目。
  按下老潘著述不表,时至1992年,老潘已然是福建省拿绿卡的老外了。1993年,李鹏总理授予老潘“国家友谊奖”。问及老潘对北京的印象,老潘竟答:“我爱北京烤鸭。”
  1994年,老潘率合家老幼驱车4万公里,开始了探寻第二故乡之旅。他们一路向北,穿越草原大漠,又向西挺进,迈过冰原雪山,在穿过整个中国南方之后,终于倦鸟归巢。中华大地的万事万物都令老潘热爱不已(唯西藏奶茶实不敢恭维)。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勉励老潘再创新篇,讲好中国故事,于是在2019年1月,老潘把他的新书寄给了习近平主席。习近平很快回信,并将他自己的两本著作送给老潘,信中不仅致以新春祝福,还表达了对老潘笔下写出更精彩的中国故事的期待。六个月后,老潘再一次踏上了环游中国的旅程,所到之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目眩神迷,以致不揣浅陋,决定再写六本新书一抒胸臆。“习近平说得没错!”老潘惊叹,“我笔下的中国故事会更精彩,不是因为我能说会道,而是因为中国这个主题太给力了!”

作者简介:
潘维廉博士(Dr.William N.Brown),被OO作家舒婷称之为“O帅老外”,满腹经纶。在厦门几乎家喻户晓,人们见到他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潘”。
1988年,老潘辞去美国OO证券公司副总裁职务,举家来到厦门,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至今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1992年老潘成为福建省OO位外籍OO居民。作为荣誉市民,他帮助厦门、泉州等中国城市获得“OO花园城市”的称号。1993年,OO总理授予老潘“国家友谊奖”。他时常自豪地用闽南语说:“我是厦门人!”
来中国至今,老潘已写了10多本书,用英文介绍中国城市和地域文化历史。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六千年的国际化之路
第一章 厦门大学——唯一的选择
第二章 厦门大学的六千年全球遗产
第三章 厦门大学——为国育才
第四章 厦大往事——苦中作乐的艰难岁月

第二部分 厦大度假楼
第五章 搭乘慢船去厦门
第六章 度假楼里的学生生活
第七章 食堂大战
第八章 痴迷普通话
第九章 厦门买车记
第十章 1988年的中国梦
第十一章 电视机和烤面包机
第十二章 油漆店里的香草
第十三章 融入厦大大家庭,欢度春节

第三部分 厦大管理学院——管理教育的先锋
第十四章 MBA“菜鸟”
第十五章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为国营商
第十六章 “铁饭碗教育”:除了老婆,无所不包
第十七章 在厦大欢庆圣诞节
第十八章 麦乐中国
第十九章 走马观花
第二十章 凌峰公寓——山顶的小房子
第二十一章 厦大的蛇、鱼和“厦门吸血鬼”
第二十二章 喝茶请自便
第二十三章 石块和罐子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 厦门正式上线

第四部分 福建之旅
第二十五章 泉州之行——亲探马可波罗笔下的刺桐城
第二十六章 传奇的刺桐港——阿拉丁的故乡?
第二十七章 “洋鬼子”和“洋朋友”
第二十八章 1992年厦门永久居留权

第五部分 环游中国
第二十九章 海南之行
第三十章 八十天环游中国
第三十一章 长城和内蒙古时光机
第三十二章 戈壁沙漠上的陷阱
第三十三章 陕西霍比特人
第三十四章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
第六部分 结束还是新开始?

精彩片段: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百年华诞。百载风雨,十秩辉煌,这是厦门大学发展的里程碑,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满怀深情地期盼这一荣耀时刻的到来。
  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在三年前就启动了“百年校庆系列出版工程”的筹备工作,专门成立“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出版物编委会”,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各院系、部门通力合作,众多专家学者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全身心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同志们满怀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提升质量,确保进度,打造精品”为目标,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使这项出版工程得以快速顺利地进行。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总结厦大百年奋斗历史,阐扬百年厦大“四种精神”,抒写厦大为伟大祖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厦大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无疑是献给百岁厦大最好的生日礼物。
  “百年校庆系列出版工程”包括组织编撰百年校史、百年组织机构史、百年院系史、百年精神文化、百年学术论著选刊、校史资料与学生名录……有多个系列近150种图书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从图书规模、涉及领域、参编人员等角度看,此项出版工程极为浩大。这些出版物的问世,将为学校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为学校深入开展校史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也将为弘扬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精神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帮助人们透过“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的山海空间和历史回响,更加清晰地理解厦门大学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扮演的重要角色,领略“南方之强”的文化与精神魅力。
  百年校庆系列出版物将多方呈现百年厦大的精彩历史画卷。这些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心血的出版物,让我们感受到厦大人弦歌不辍的精神风貌。图文并茂的《厦门大学百年校史》,穿越历史长廊,带领我们聆听厦大不平凡百年岁月的历史足音。《为吾国放一异彩——厦门大学与伟大祖国》浓墨重彩地记述厦门大学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以及福建省九市一区一县血浓于水的校地情缘,从中可以读出厦门大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留下的深深烙印。参与面最广的“厦门大学百年院系史系列”、《厦门大学百年组织机构史》,共有30多个学院和直属单位参与编写,通过对厦门大学各学院和组织机构发展脉络、演变轨迹的细致梳理,深入介绍厦门大学的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彰显办学特色。《厦门大学校史资料(1992-2017年)》和《厦门大学学生名录(2010-2019年)》,连同已经出版的同类史料,将较完整、翔实地展现学校发展轨迹,记录下每位厦大学子的荣耀。“厦门大学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涵盖人物传记和校园风采两大主题,其中《陈嘉庚传》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时代精神和崭新视角,生动展现了校主陈嘉庚先生的丰功伟绩。此次推出《林文庆传》《萨本栋传》《汪德耀传》《王亚南传》四部厦门大学老校长传记,是对他们为厦大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的深切缅怀。厦大校友、红军会计制度创始人、中国共产党金融事业奠基人之一高捷成的传记《我的祖父高捷成》,则是首次全面地介绍这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烈士的事迹。新版《陈景润传》,把这位“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令厦大人骄傲的杰出校友、世界著名数学家不平凡的人生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抒写校园风采的《厦门大学百年建筑》、《厦门大学餐饮百年》、《建南大舞台》、《芙蓉园里尽芳菲》、《我的厦大老师》(百年华诞纪念专辑)、《创新创业厦大人2》、《志愿之光》、《让建南钟声传响大山深处》、《我的厦大范儿》以及潘维廉的《我在厦大三十年》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引领我们去品读厦门大学的真正内涵,感受厦门大学浓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此次出版的“厦门大学百年学术论著选刊”,由专家学者精选,重刊一批厦大已故著名学者在校工作期间完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著(包括讲义、未刊印的论著稿本等),目的在于反映和宣传厦门大学百年来的学术成就和贡献,挖掘百年来厦门大学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传统资源,展示厦门大学的学术底蕴,重建“厦大学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学术传统的支撑。学校将把这项工作列入长期规划,在百年校庆时出版第一辑共40种,今后还将陆续出版。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100年前,陈嘉庚先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华侨独资建设的大学。100年来,厦大人秉承“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办学宗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自己的精彩篇章。我们相信,当百年校庆的欢庆浪潮归于平静时,这些出版物将会是一串串熠熠生辉的耀眼珍珠,成为记录厦门大学百年奋斗之旅的永恒坐标,成为流淌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并将不断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承传统,牢记使命乘风破浪,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书  评:
  ★厦门是个好地方。那里是你的第二故乡,也是我工作过的地方,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你在厦门大学任教三十年,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份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让我很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2月1日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词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