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写作教程(第3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写作教程(第3版)
ISBN:9787565127922 条码:
作者: 梅云霞 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3-1 开本:0
定价: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字数: 270千字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213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44
出版日期: 2020-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稿分为写作基础理论篇和文体写作篇两个部分。每部分既有简洁明了的“理论概说”,也有相应的“例文评析”,同时还设置有重在实践的“单项训练”,部分篇章的后面还配有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拓展知识视野的资料链接。本书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生写作理论素养、写作指导能力和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便能真正起到科学、实用的作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绪论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材料
第二章 主题
第三章 结构
第四章 语言
第五章 表达
第六章 修改

文体写作篇
第一章 文学文体
第二章 新闻文体
第三章 理论文体
第四章 应用文体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片段:
  《写作教程(第3版)》:
  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是安排组织内容的具体方式。结构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和文体的特点,妥帖、恰当地安排材料,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优劣。写作者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使行文有序,张弛有度,有条有理,从而使文章不蔓不枝,呈现美感,并能说服和感染读者。
  一、结构的内容
  具体说来,结构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开头和结尾
  开头又称起笔,结尾又称落笔,位置特别,因而有着特殊的作用。
  1.开头
  开头是要给写作找到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是定下基调的所在,对全文起着领起的作用。好的开头给读者以美好的第一印象,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开头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最常见的就是两种: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开门见山,就是不兜圈子,单刀直入,点明题意,一下子就让读者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给读者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而曲径通幽的开头方式,是一种“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表现,就是不直接告诉读者写什么,而是写些引起读者好奇心的话语,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2.结尾
  结尾是文章总的归结和收笔,较之开头要更强一些。一篇文章,纵令开头美妙至极,然而不能善终,收尾无力或成败笔,正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相反,起句平平,而结尾精彩,则使读者难忘“临去秋波那一转也”。俗话说“头难起,尾难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难在点睛”。归有光认为“一篇命脉归束在此,须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谢榛要求“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白居易提出要“卒章显其志”,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结尾部分或归纳全文,或言尽意止,或画龙点睛,或余音绕梁。好的结尾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文体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而构思不同的结尾,以达到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
  对于撰写开头和结尾的种种方法,写作者都应当从写作的实际出发,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才能运用自如。
  (二)层次和段落
  1.层次
  层次,指的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体现了作者思路开展的步骤。
  记述类文章,一般以时间、空间、时间交错、作者的认识发展和材料归类等为序来安排层次;论说类文章的层次有纵贯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总一分式、分一总式、总一分一总式等。
  层次的安排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文体的特点,体现客观事物本身发展、变化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性、条理性,各个层次之间要有内在联系,能体现出某种逻辑关系。
  2.段落
  段落是文章中最小的、可以独立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文章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它以换行、提头、空格为明显标志,人们通常称它为“自然段”或“语段”。段落的形成是由客观事物、事理内部联系中的基本成分决定的。它是构成层次的基础,层次着眼于内容的划分,段落则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段落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上下段之间衔接要自然。
  (三)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文章前后贯通一致、转承衔接、形成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写任何文章都要讲究上下承接,前后呼应,这样才能使结构严谨周密,文脉通顺畅达。
  1.过渡和照应的概念
  过渡,指的是文章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通畅,层次、段落紧凑自然。不过渡,文章就会上气不接下气,读起来会令人感到中间缺少了什么,影响到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