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学初心——新时代一流大学的多元发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回归大学初心——新时代一流大学的多元发展
|
ISBN: | 978-7-305-23848-2 |
条码: | |
作者: |
柳友荣,王一军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小16开 |
定价: |
¥118.00
折扣价:¥106.20
折扣:0.90
节省了11.8元
|
字数: |
410千字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544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32
|
出版日期: |
2020-11-16 |
|
内容简介: |
在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上,以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旨归,以大学之道为研究起点,结合我国大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探索大学现代化、卓越化、国际化的应有理念与路径。同时,全面展示龚放教授团队近期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本书精选龚放教授11篇论文,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对当代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在龚老师看来,以理性与人性协同发展为灵魂的大学本科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建设、加强课程与教学研究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而彰显大学本科教育的活力。
|
作者简介: |
柳友荣,男,1966年6月生,安徽巢湖人。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97-1998、2002-2003学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学习,2007年考取南京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现任池州学院党委委员、校长。 王一军,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副研究员,特级教师,省级名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课程教学论,学校发展研究。
|
章节目录: |
回归本科教育 有灵魂的本科教育——龚放教授本科教育研究论文稽要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由来、使命与形式 重视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 从思维发展视角求解钱学森“世纪之问” “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 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 关注本科教育质量:体制、内涵、视角 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 课程和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的潜在热点 回归学生学习 服务学生学习 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脉络、内涵特质及发展趋势 向“学习范式”转型:发达国家大学实践与中国诉求 大学课程“知识化”倾向的困境与对策 大学课程学术——认知视野、实践特征与文化认同 回归教学质量 聚焦本科教育质量 精准化学业支持: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着力点 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定位与制度突破——兼论学科评估的理性评判及其与“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差异 高职院校校长影响策略与方式研究——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分析 从“少年班”“基地班”到“拔尖计划”的实施——35年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回溯与前瞻 中国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估研究:二十年的回顾(1998-2017) 回归科学发展 追寻多元的中国一流大学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新型大学管理制度的外部诉求与内部治理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现状比较及策略思考 基于分类分层的一流大学差别化发展框架 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 知识生产模式Ⅱ视野中的“双一流”大学建设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业型大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德里克·博克大学社会责任观评析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