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苏州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
|
ISBN: | 9787567234482 |
条码: | |
作者: |
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60.00
折扣价:¥54.00
折扣:0.90
节省了6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12-01 |
|
内容简介: |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三省-市各地区各部门踊跃互动,践行国家顶层设计。 2018年11月,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由于研究领域、工作内容关联,双方决定开展长期合作。2018年11月19日至23日,苏州改革开放史研究培训班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顺利举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组织安排师资,复旦大学的姜义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奎松教授、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金大陆研究员等人登场讲学,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相均感到获益良多,培训成果丰硕。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苏州是小康社会理论的发轫之地,也是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城市。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写《苏州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一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张为《苏州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课题组负责人。之后经苏州大学出版社申报,《苏州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入选江苏2020年主题出版出版物选题。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道路与历程:从初步小康到高全面小康 第一章 初步小康的苏州 一、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形成 二、改革开放后苏州的初步小康 第二章 全面小康的苏州 一、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两个率先”下苏州的发展 第三章 高全面小康的苏州 一、高全面小康的先行者 二、新时代新苏州 实践与成就:开创“强富美高”新苏州 第四章 稳增快转“经济强”成就显著 一、开发新区产业集聚 二、制造基地科创高地 三、新兴产业服务贸易 四、民营经济 第五章 持续改善民生“百姓富”成果丰硕 一、就业多样收入 二、信息惠民出行便捷 三、住房安居文教昌盛 四、城乡社保一体覆盖 第六章 践行绿色发展“环境美”成色更足 一、环保优先生态补偿 二、循环经济生态文明 三、美丽镇村田园社区 四、绿色产业生态城市 第七章 弘扬时代新风“社会文明程度彰显 一、政社互动民主法治 二、长治久安健康卫生 三、江南文化文脉传承 四、幸福社区文明城市 经验与启示:高全面小康的中国城市发展 结语 中国小康先行者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苏州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 对苏州工业园区而言,起跑就是奔跑,开局就要冲刺,探路、、突围是它的使命。苏州工业园区将探索更多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打造自贸区建设的“苏州样板”,为苏州市、长三角地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创新红利,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的“答卷”。 改革再探路,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首批七项改革创新举措落地,一个涉及产业转型、物流贸易便利化提升和降低融资成本等的制度“大”惠及辖区企业。在江苏自贸区的发展蓝图上,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以“三高”引发关注:一是实施范围全省占比高;能定位和目标要求高;三是创新政策集成度高。 从实施范围看,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共60.1方千米,占江苏自贸区119.9方千米的一半还多能定位看,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定位为“一区四高地”,即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从政策创新集成度来看,批复的江体方括六个方面,共20条、113项政策,苏州参与提出的政策诉求共88项,其中苏州市单独提出的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共53项,被采用的有31项。这些根据苏州实际提出的改革措施将极大地改善苏州市投资营商环境,提升境外投资合作,推动苏州相关产业突破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金鸡湖商务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能板块的核心区域均被纳入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实施范围。苏州在构思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具体实施地点时,把能区的定位、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方行了梳理、结合,通盘考虑后才有了现在的范围,新推出的一些创新举措已经在相关板块先行先试。如保税检测、园区港增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在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落地。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获批短短几天,日均注册登记企业66家,同比增幅达26.9%,充分显示了广大投资者看好工业园区、看好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看好苏州的坚定信心。 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都在工业园区,但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不只是工业园区的自贸区。苏州不只思考了如何解决自身发展动能问题,更思考了如何与苏州市其他九个板块联动发展一步发挥好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苏州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发挥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要为全国开发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建设、为国家层面上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探索更多路径,创造更多可、可推广的经验。 国际经贸竞争加剧,周边城市、自贸区、开发区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给苏州发展带来了挑战。聚焦自身,作为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实施地的苏州工业园区存在着土地资源、等瓶颈。面对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依靠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已无法抵御种种冲击。于是,各种创新举措争先而出:其一,在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发挥综保区“保税+能,将区内保税政策与区外业务联动,加速推动检测检验产业集聚发展。其二,工业园区港增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工业园区港作为目的港和起运港,与上海港、宁波港等一线港口互联互通、一体化运作,提升物流贸易便利化。其三,实口研发(测未注册器械分级管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器械企业创新发展。其四,建立“关助融”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完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助出口企业提高信贷额度、降低融资成本。其五,围绕产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管理服务。其六,实行市场准人本级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其七,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对市场主体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探索实施审慎处罚。 苏州市加快推动开发区与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联动发展和跨区合作,放大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溢出效应,努力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示范区,14个开发区获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授牌。苏州明确发展目标,形成自贸片区与开发区联动发展的,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开放创新举措。全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苏州市各联动创新区已基本实现“应推尽推”,在已公布的160项改革试点经验中,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共在政策层面推广155条,其中139条试点经验已落地并取得明显成效,已初步形成各区“先行先试”“推广”“权限下放需求”三张清单。 苏州市加快推广,形成开发区和自贸片区的叠加优势,突出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改革经验推广,激发自身改革创新活力,凝心聚力形成联动创新合力。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的设立,为苏州转型创新带来了新变量,打开了苏州和工业园区新的成长空间,为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开了广阔空间。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