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
ISBN: | 978-7-300-29429-2 |
条码: | |
作者: |
张宇 张晨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2-1 |
开本: | 0 |
定价: |
¥45.00
折扣价:¥40.50
折扣:0.90
节省了4.5元
|
字数: |
4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020F1736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7-16 |
|
内容简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集中体现,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国家调控、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
作者简介: |
张宇,1963年生,《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经济学学科首席专家、咨询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 张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有企业改革。代表作:《“市场失灵”不是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张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国有企业绩效提高主要来自垄断吗》,张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5期;《阴谋论,还是谏言书》,张晨,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10-30等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马克思和恩格斯 0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01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01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025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029 第六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 034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0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04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055 第四节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061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065 第三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的内涵 070 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074 第三节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078 第四节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085 第五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09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 0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10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106 第四节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111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 115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20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12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第一节 按劳分配 133 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138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41 第四节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144 第五节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47 第六节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54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 第一节 微观经济运行 162 第二节 市场机制的作用 168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变迁 173 第四节 宏观经济波动 18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治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治理的性质 187 第二节 国家经济治理体系 191 第三节 国家规划 197 第四节 宏观调控 204 第五节 结构调整 208 第六节 市场监管 210 第七节 生态保护 214 第八节 民生保障 218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223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成就 225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230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235 第五节 加快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0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24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道路 251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256 第四节 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68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 276 第二节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280 第三节 推进高质量发展 285 第四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 293 第五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99 第六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301 第七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03 第八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07 第九节 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 309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17 后 记 320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