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
|
ISBN: | 9787313063687 |
条码: | |
作者: |
王福胜,李艳君,雷登攀 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38.00
折扣价:¥36.10
折扣:0.95
节省了1.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内容简介: |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是面向应用型高职高专教学的管理学教材,在汲取中外管理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章以对本章理论有较大影响的管理学家作为开始,以管理学案例导入,穿插与所介绍概念和原理相关的管理学小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章课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分两篇共17章,其中上篇为理论篇,包括管理概论、管理思想演进、计划、组织、领导、决策、控制、管理趋势共8章;下篇为实务篇,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沟通、管理激励、团队管理、目标管理、冲突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管理创新共9章。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教育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教材,又可以作为企业界管理人员、对管理学感兴趣的人士的自学和培训教材。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1 管理概论 1.1 管理的基本概念 1.2 管理者 1.3 管理学 2 管理思想演进 2.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2.2 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 3 计划 3.1 计划概述 3.2 计划的类型及工作步骤 3.3 计划方法 4 组织 4.1 组织与组织结构 4.2 组织结构设计 4.3 组织变革 5 领导 5.1 领导的基本概念 5.2 领导特质理论 5.3 领导行为理论 5.4 领导权变理论 6 决策 6.1 决策概述 6.2 决策理论 6.3 决策类型 6.4 决策方法 7 控制 7.1 控制概论 7.2 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8 管理趋势 8.1 知识经济时代 8.2 国际化管理 8.3 信息化管理 9 企业文化 9.1 企业文化概述 9.2 企业文化的功能 9.3 沃尔玛公司企业文化案例 10 战略管理 10.1 企业战略概述 10.2 战略管理理论演进 10.3 战略管理过程 11 管理沟通 11.1 沟通的基本概念 11.2 人际关系沟通 11.3 组织沟通 12 管理激励 12.1 激励的基本概念 12.2 主要激励理论 12.3 激励效应 13 团队管理 13.1 团队概述 13.2 团队的类型 13.3 团队建设 14 目标管理 14.1 目标管理概述 14.2 目标管理的过程 15 冲突管理 15.1 冲突概述 15.2 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15.3 冲突管理策略 16 信息与知识管理 16.1 信息与知识 16.2 信息管理 16.3 知识管理 17 管理创新 17.1 创新概述 17.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7.3 创新理论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亨利·法约尔,法国人,是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为止,欧洲贡献给管理运动的最杰出的大师,被后人尊称为“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是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赫伯特·西蒙,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认为,管理即决策。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组织则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全部决策过程是从确定组织的目标开始,随后寻找为达到该项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比较并评估这些方案,进行选择并做出决定;然后执行选定的方案,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
彼得·德鲁克,美国人,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两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综上所述,管理的内涵包括:①管理是在一个特定组织中发生的;②管理是有目的性的,可以是组织的目标;③达成组织的目标需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④管理活动随着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创新,是一个动态创新的过程。
因此,根据上述内涵,管理可以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1.1.2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具体讲,管理又可进一步分为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决策。管理的五个职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通过计划职能,明确组织的目标与方向;通过组织职能,建立实现目标的手段;通过领导职能,把个人的工作与所要达到的组织目标协调一致;通过控制职能,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保证计划的实现。通过决策职能,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把握机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断,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的这几个职能的综合运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1)计划
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它与其他四个职能有密切的联系。因为计划工作既包括选定组织和部门的目标,又包括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主管人员围绕着计划规定的目标,去从事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以及控制工作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目标。要使组织中各种活动能够有节奏地进行,必须有严密而统一的计划。
可以通俗扼要地将计划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做什么(whattodo)、为什么做(whytodo)、何时做(whentodo)、何地做(wheretodo)、谁去做(whotodo)和怎么做(Howtodo),简称为“5w1H”。
2)组织
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组织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按目标要求设置机构、明确岗位、配备人员、规定权限、赋予职责,并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系统;二是按实现目标的计划和进程,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保证它们在数量和质量上相互匹配,以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领导
领导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等。领导职能就是运用组织权限,发挥领导的权威作用,按计划目标的要求,把所有的管理对象集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指挥系统,保证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衔接。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主管人员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以及沟通联络、激励等手段,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的作用表现在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
4)控制
从一般意义上说,控制是指主体按照给定的条件和目标,对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行为。“控制”一词,最初运用于技术工程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的过程就是控制的过程。因此,控制既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又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在管理中构成控制活动必须有三个条件: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或目标,没有目的或目标就无所谓控制;②受控客体必须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如果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结果是唯一、确定的,就谈不上控制;③控制主体可以在被控客体的多种发展可能性中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不成立,控制也就无法实现。
5)决策
心理学中决策的定义是对一个缺乏确定情境的事情的抉择反应。决策的中心问题是解决事情(或事件、对象)本身的不确定性。由于选择的结果可能是获得最佳方案,也有可能是选择了最差方案,因此,如何决策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决策合理,执行起来就顺利得多,效率也会提高;反之,如果决策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那么,执行起来就难免要碰壁,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