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外交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的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外交
|
ISBN: | 9787300245720 |
条码: | |
作者: |
金灿荣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8.72
折扣价:¥43.85
折扣:0.90
节省了4.872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9-06-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秉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写作精神,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展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共同发展,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书名冠以“中国智慧”,表达了对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高度评价。
|
作者简介: |
金灿荣,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共中央组织部咨询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咨询专家、科技部咨询专家等。主要研究领域: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
|
章节目录: |
第1章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当前中国外交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外交理论的创新成果 第三节当前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评价和展望 第2章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表现与特点 第一节世界性大国:中国外交的新定位 第二节理念与政策:中国外交的新倡议 第三节四根支柱:中国外交的新实践 第四节积极有为:中国外交的新特点 第3章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外交担当 第一节追求历史使命的治国方略 第二节寻求全球影响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三节实现两个机遇的相互转化 第4章运筹和维护大国关系 第一节推进大国外交布局 第二节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第三节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四节中欧打造四大伙伴关系 第5章经略塑造周边地区 第一节周边外交新理念 第二节更加安全的周边 第三节更加繁荣的周边 第四节更加亲和的周边 第6章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第一节推进结伴不结盟外交 第二节全力打造全球支点伙伴 第三节打造多边外交平台 第7章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第一节全球治理陷入困境 第二节中国从全球治理参与者走向引领者 第三节推动解决全球问题 第8章中国大国外交的再认识 第一节“韬光养晦”再认知 第二节中国外交新特点 第三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延续与变革 第9章中国外交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在理想与现实中折中 第二节在传统与现代中兼容 第三节在本土与外来间并蓄 第10章中国外交的十年展望 第一节国内发展走向 第二节外部挑战及其应对 第三节新十年外交角色塑造 后记
|
精彩片段: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当代中国内政治理、外交开拓的新征程。近年来,中央高瞻远瞩,锐意开拓,准确把握国际纷纭变化的复杂局势,披荆斩棘,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新思想、新理念,形成了许多新特点、新风格,塑造了外交新方位、新目标,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韬光”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中,其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养晦”则源于《诗经》中的“遵养时晦”。“韬光养晦”作为一个成语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在其所著的《盛世危言》的“自序”中写道,“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从字面上去理解,韬光养晦是指低调隐忍,收敛光芒,不断完善自我。“韬光养晦”思想既适用于困境或逆境之中,也适用于成功或胜利之时杨文昌.韬光养晦博大精深.光明日报,20111107.,其精神实质是低调冷静、谦虚谨慎、长期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着眼长远,不断积蓄力量。很多人把“韬光养晦”与“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类说法相混淆,这纯属误读。 “韬光养晦”成为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局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外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形势下,邓小平同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这些重要思想被概括为28字战略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一战略方针的简化概括。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之下,中国成功地顶住了美国和西方制裁的压力以及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很快站稳了脚跟,稳定了国内局势,在此基础上,中国加速发展,有所作为,逐渐化解了西方的围堵,冲出重围,成为平衡国际战略力量的重要因素,迫使美国和西方国家不得不同中国打交道,中国外交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