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
|
ISBN: | 9787313169211 |
条码: | |
作者: |
胡建升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98.00
折扣价:¥93.10
折扣:0.95
节省了4.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内容简介: |
《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以宋赋为研究对象,从权力与形式,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研究宋赋的源流演变、文体特征及其与两宋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特点:一、注重宋赋的知识考古研究。彰显宋赋的论述性质,将其放置在科举、宋学、党争、古文运动等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二、注重宋赋的文学形式研究。运用声律学和音韵学的知识,对宋代文赋散文化、试赋的用韵及格律进行详细的考察,探讨宋代赋体文学在形式上的新变特征。三、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跳出传统文学史的研究格套,综合运用音韵学、格律学、文体学等学理知识,大胆借鉴文学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比较政治哲学、后现代思潮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文献扎实,将文献考证与理论阐释相结合,对当前文学界重视赋体文学和开展赋文创作具有的理论指导作用。
|
作者简介: |
胡建升,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在《哲学与文化》(A & HCI)《语言研究》《文献》《文学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史学史研究》《民族艺术》《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代表作品为《日若稽古的宗教仪式与神圣意蕴》《石鼓文的物质文化与神话图像研究》《诗言志口传传统与神话图像研究》等。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人类学。
|
章节目录: |
绪论 节 宋赋研究综述 第二节 宋赋研究的对象、意义及方法 章 宋赋:一个权力与形式的文学场域 节 作为文学形式的宋赋 第二节 作为知识论述的宋赋 第三节 作为文化认同的宋赋 第四节 作为政治权力的宋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科举与赋风 节 诗赋取士与北宋初期赋风 第二节 策论取士与北宋中期赋风 第三节 经义取士与北宋后期赋风 第四节 分科取士与南宋赋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学与赋风 节 宋学主体性的生成与赋风 第二节 宋学真理性的转型与赋风 第三节 理学道体的同一性与赋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党争与赋风 节 北宋中期党争与赋风 第二节 北宋后期党争与赋风 第三节 南宋党争与赋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古文运动和赋风 节 由崇圣情怀到有补于世 第二节 由言说性理到抒写真情 第三节 由诋仙排佛到援法入赋 第四节 由骈俪赋风到平易畅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人以文为赋论 节 赋学批评观照下的“以文为赋” 第二节 泛文学观念下的“以文为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宋人以学为赋论 节 赋兼才学的赋体认识 第二节 赋显才学的研究风气 第三节 赋重才学的创作实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宋赋辨体考述 节 历代赋学辨体考论 第二节 从历代典籍看宋赋分体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文赋散文化论 节 句式的斑驳参差和审美特性 第二节 词语的灵活组合和审美情趣 第三节 结构的气韵生动和情韵美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文赋理趣论 节 文赋理趣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文赋理趣的多维存在及其意蕴 第三节 文赋理趣的文体特征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宋代科举试赋用韵考述 节 试赋用韵频率统计 第二节 题面限韵与考生押韵的关系 第三节 试赋每韵韵次及字数分布 第四节 试赋用韵犯例及处罚办法 第五节 科举试赋用韵考察对音韵学的补充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宋代科举试赋格律论 节 宋代科举试赋格律分析 第二节 试赋格律与诗律的异同比较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一:宋代科举试赋用韵表 附录二:宋赋辑佚 两宋赋家索引 两宋赋作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