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新时代民生经济学: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新时代民生经济学: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ISBN:978-7-300-28815-4 条码:
作者: 杨静 张晨 封世蓝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79.00  折扣价:¥71.10
折扣:0.90 节省了7.9元
字数: 1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020F005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8-23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时代呼唤,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学正当时。本书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学(以下简称“民生经济学”),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民生经济学与构建民生经济学的基本遵循,还要见微知著地分辨出民生经济学与西方民生理论的根本区别,更要明辨出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内涵与民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本书紧紧扣住新时代民生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关键领域即教育、医疗和住房,分专题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民生经济学、“让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民生经济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民生经济学,以期为构建新时代大有可为的民生经济学抛砖引玉。

作者简介:
杨静,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民生经济理论与实践等。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出版专著《通往共享之路——马克思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及运用》等。兼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常务理事、秘书长,等等。

张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有企业改革等。曾在《政治经济学评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出版专著《以功能评价效率——国有企业定位问题研究》等。

封世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曾主持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曾在《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10余篇文章。

章节目录:
第一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学正当时



第一章时代呼唤:为什么要构建民生经济学 3



第二章理论回答:什么是民生经济学 6



第三章基本遵循:民生经济学研究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方法 11



第四章见微知著:民生经济学与西方民生理论的根本区别 15



第五章明辨方向: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内涵与民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18







第二篇“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民生经济学



第一章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成就与问题 33



一、突飞猛进:教育事业大飞跃 33



二、黄金有疵: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第二章 迈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教育均衡 40



一、以人为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基础性公平 40



二、层层深入:教育均衡政策变革时 41



三、困境管窥:区域与城乡教育的失衡 45



四、再思前路:寻找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 47 2



第三章 志智双扶斩穷根:教育扶贫推动根本脱贫 50



一、掷地有声:脱贫是我国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51



二、寻根溯源:“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由来 51



三、教育扶贫:打破“穷”和“愚”的恶性循环 52



四、精准扶贫: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逻辑 53



五、成效渐露:教育扶贫精准发力拔穷根 55



六、白璧微瑕: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 58



第四章 “民办公助”与“免费师范生”:公共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 61



一、峥嵘岁月:“民办公助”模式的发展 61



二、前世今生:“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历史 64



三、百家争鸣:“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学界研究 66



四、时代先锋:牢记初心使命,谱写青春之歌的优秀公费师范生 67



五、他国之月:印度尼西亚的“免费师范生”政策 69



六、一举多得:“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效果 71



第五章 公立和私立学校的竞争:“划片入学”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73



一、学前教育:教育链条上的薄弱一环 73



二、小学教育:减负难减焦虑 74



三、中学教育:冲出划片限制,民办中学火爆 75



四、路在何方:优质资源共享的实现方式 76 第六章 分级教育:面面观 79



一、实事求是:分级教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81



二、一石多鸟:分级教育的实践现状 84



第七章 教学效果评估:“走班制”还是“固定班” 91



一、雨后春笋:“走班制”的现状 91



二、内视反听:“走班制”的典型案例 94



三、两难之局:“走班制”还是“固定班” 96



第八章 课内课外的国际比较:反噬教育的“影子教育” 98



一、全民教育:“影子教育”的实质 98



二、强中更强:“影子教育”的现实收益 99



三、缓释焦虑:“影子教育”的心理收益 100



四、噬主之像:“影子教育”反噬教育公平 101



五、他山之石:日本与欧盟的“影子教育”分析 102



第九章 高等教育的归宿:“好就业”还是“就好业” 105



一、寻根究底:大学生就业何以难 106



二、家庭资本: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108



三、破局之路:就业困境的出路何在 110



第十章 愿“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112







第三篇“让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民生经济学



第一章 效率与廉价的悖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成就与问题 119



一、问道四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理论建设 119



二、蒸蒸日上: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总体成就 121



三、美中不足: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123



第二章 新医改十年纪: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 130



一、历史记忆:2009年新医改启动的背景及准备过程 130



二、全民共享: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 131



三、有求必应:药品综合保障制度的建立 133



四、轻重缓急:分级诊疗制度的探索 135



五、以章为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 137



六、各司其职:综合监管制度的完善 139



七、检阅当下:2019—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新医改成绩的检验 141



八、蓝图新画:对新冠肺炎疫情后我国医改的展望 143



第三章 看病难问题何以难解:分级诊疗难以推行的 原因探究 145



一、以稀为贵:看病难背后的经济学根源 145



二、对症之药:分级诊疗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良方 146



三、百花齐放:我国多地推行分级诊疗的探索实践 149



四、步履维艰:我国分级诊疗难以推行的原因 153



五、润物无声:让分级诊疗加快落地的建议 155



第四章 突破供给陷阱:找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平衡 158



一、鲇鱼效应:社会办医的出发点 158



二、有益补充:社会办医的落脚点 160



三、以往鉴来:我国对民营医院的支持政策及发展历程 162



四、先天不足:民营医院发展中暴露的问题 164



五、平衡游戏:探索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平衡方式 166



第五章 看病贵的破解: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68



一、寸药寸金:看病为什么总是贵 168



二、一苇渡江: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钥匙在何处 170



三、公平适度:待遇保障机制要兼顾各方 172



四、稳健持续:筹资运行机制要守住底线 175



五、管用高效:医保支付机制要更加注重效用 177



六、严密有力:基金监管机制要更加注重安全 179



七、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要多措并举 180



八、优化服务:医疗保障公共管理要更加亲民 182



第六章 医保供给主体的百年纷争:政府医保还是市场医保 184



一、百年论战:西方政府保障与市场保障的理论之争 184



二、政府保障:英国医保体制的特点 185



三、市场保障:美国医保的历史纷争 186



四、孰优孰劣:英国与美国保障模式的综合比较 189



五、三人有师:英国和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90



第七章 红十字会与水滴筹:医疗社会组织发展路在何方 193



一、百年沉浮: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挑战 193



二、熟人相助:水滴筹的成立与社会组织的互联网挑战 195



三、旧歌新唱:浅谈新医改对社会组织的要求 196



四、转型闯关:医疗社会组织转型正当时 197



第八章 麻将桌上的平衡: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01



一、四面埋伏:医患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分析 201



二、皆大欢喜: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可能存在吗 203



三、以人为本:“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探索 204



四、防微杜渐:引入社会机制以防止医患矛盾积累 206



五、报道有方: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 207



第九章 愿“病有所医,全民健康” 209







第四篇“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民生经济学



第一章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成就与问题 217



一、沧桑巨变: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 217



二、广厦万间:我国住房领域的发展成就 218



三、白玉有瑕:当前住房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第二章 “经济适用住房”去哪儿了:住房供应体系模式探索 225



一、“98房改”:经济适用住房的起点 225



二、乱象丛生:经济适用住房遭遇的问题 227



三、前车之鉴:经济适用住房何以退场 230



四、放眼四海:住房供应体系的模式选择 234



五、老调新弹:住房制度要经历复归后的新生 237



第三章 问题全貌:“高房价”与地方政府竞争 239



一、“高价”悖论:“土地财政”还是“地方政府竞争” 240



二、亲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 243



三、实质揭示:亲资本竞争是高地价的根源 245



四、囚徒困境:地方政府竞争与居民住房条件 249



五、良性竞争:解决高房价的根本方案 251



第四章 新定位新方略:“房住不炒”与中国“新房改” 254



一、“房住不炒”:住房功能新定位 254



二、辩证思考: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辩证法与住房基本属性 257



三、虚实之辩:房地产的定位与功能 261



四、脱实向虚:住房金融化恶果凸显 264



五、回归本源:以人居为核心的中国新房改 269



第五章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从“住房自有”走向“租购并举” 271



一、左右为难:住房消费模式的选择 271



二、空中楼阁:住房自有“神话”及其误区 272



三、大潮浪花:新自由主义与住房自有化浪潮 277



四、“租购并举”:住房社会化制度的新方案 283



第六章 防患未然:房价波动与系统性风险 286



一、风险传递:房价波动与风险的宏观传导机制 286



二、火烧连营:房价波动与风险的金融市场传导机制 289



三、影响探究:房价波动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程度的测算 298



第七章 坚定前路:关于完善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301



一、摇摆不定:房地产调控的历程与困境 301



二、火眼金睛:什么政策不是房地产的“长效机制” 303



三、明辨笃行:怎样的政策才是房地产的“长效机制” 305



第八章 愿“广厦万间,住有所居” 310







第五篇新时代的民生经济学大有可为



第一章 时代应答:为什么需要大力发展民生经济学 315



第二章 未来筹谋:如何建设和发展好民生经济学 319



第三章 抛砖引玉:理论任务与未来展望 322







参考文献 324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