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徽州故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徽州故事
ISBN:9787312042416 条码:
作者: 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6.00  折扣价:¥41.40
折扣:0.90 节省了4.6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7-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徽州故事》充分挖掘徽州历史、文化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线,撰写徽州历代军、政、士、商、工等各界人物相关事迹,编写100个千字小故事。
  《徽州故事》按照一事一篇的基本原则,立足当代,配以简要评说,并酌量插图,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小见大。

作者简介:
杨永生,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主编,安徽省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著有《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等论著,其主持编撰出版的《阅读徽州》荣获安徽省“2015十佳皖版图书”、安徽省社科普及很好读物。翟屯建,安徽省徽学会理事,安徽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曾任《黄山市志》主编,主编或参与著作《徽州地区简志》《徽州艺术》《徽州文书整理与研究》《阅读徽州》等十余部,出版专著《徽派篆刻》等,发表徽学论文八十余篇。

章节目录:
前言

爱 国 篇

导言

保家卫国的新安战将

归顺大唐的爱国情怀

忠烈报国的凌唐佐

囚禁十六年始终不辱使节

对抗秦桧的忠勇之士

忠义门第无私报国

抗葡卫国的屯门大捷

重铸铁像昭后人

一块“忠谏流芳”的牌匾

抗倭平患的第一功臣

忠勇孝义的奇女子

抗清殉难的英雄金声

从师殉国的书生意气

慷慨捐输的鲍漱芳

为国争光的铁路之父

志在救国三人行

同盟会中的程家柽

“五四”的导火线由他点燃

策划“三? 一八”运动的徽州人

“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为抗战高歌的音乐家

孤悬敌区的地下党员

跨越五大洲的呐喊

新四军从岩寺出征

新四军的“义务兵站”

敬业片

导言

朱熹为官深爱民

祖孙几代专于一事

岩寺有个“舔破哥”

发愤学艺称国手

吴崐拜师七十二

程大位的四十年

壮心不已的徽州商人

奋力遂志终遂志

仁心济世的新安名医

勤勉尽职的许国老

“张大隆”与“张小泉”

知县赵吉士造福百姓

乾隆为何青睐汪由敦

“徽骆驼”的小故事

恪尽职守的王茂荫

戴震治学终身不怠

每天夜读一灯油的人

执教哈佛传播中华文化

“叶”茂源于根深

一犁到塝不回头

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

活灵活现的“抗战夫人”

才女从小就认真

徽州近代教育的开拓者

中国农学界的第一位女教授

诚 信 篇

导言

方储惜名不惜

千里负骨又还金

“还金亭”上故事多

还金之义贵于金

“寄信割驴草”之冤

“还金”引出“还金”来

平生不愿作伪的父子

诚信起家家业旺

“江公道”的公道

诚信经商的舒遵刚

卖真卖假见人心

历经半个世纪的婚约

不顾搜捕守信义

忠诚护主的徽州义仆

“戒欺”牌匾传万世

同德仁宰鹿布信

信誉牌匾不可卖

完成无人知晓之嘱托

怀诚守信生意经

见利千万莫忘义

诚信贸易“一”字即成

“信誉单”诚招天下客

茶叶大王的经营之道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一枚红色印章的重托

友 善 篇

导言…185白鹇如锦寄友情

百世奉祀盛德之人

侠肝义胆胡三公

许氏兄弟孝悌传家

浙岭头上堆婆冢

一生友善享誉乡里

与人为善的州官查道

辉映日月的慈孝里坊

捐地改葬报恩师

耆民担保父母官

叶德寿有德自有寿

友善为人的程氏父子

鲍灿孝行传子孙

为人正直显真情

双寿承恩见仁善

不屈邪恶护忠良

程子谦两建镇海桥

真孝传世建牌坊

古溪仰氏二孝子

躲债伸援手

九日行庵文宴图

久病更见真孝道

口碑不没惠人名

黄杏仙行善办女校

“我的朋友胡适之”

精彩片段:
  《徽州故事》:
  大学者朱熹,徽州婺源人,他的叔祖叫朱弁,既是文学家,也是爱国者,细说起来,故事不少。
  遭遇靖康之乱,朱弁家破人亡,便随难民迁往扬州。南宋建炎元年(1127),高宗计议派遣使者前往金国,探望被俘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满朝文武都知道,承担这一使命有着极大的风险。这时太学生朱弁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充当了河东大金军前通问副使,第二年的正月便随同通问正使王伦出访金国。
  南宋使者来到云中,见到了金兵统帅粘罕。朱弁便当面要求金国释放二帝,停止南侵,与宋修好。尽管他的言辞激昂而又恳切,但是粘罕根本不听,反而派兵将他们囚禁起来。
  这一囚禁就是五载。绍兴二年(1132),金主忽然派了宇文虚中来告诉朱弁,金打算与宋和议,需要一名宋使到金兵元帅府接受国书回宋禀报。虚中允许朱弁与王伦商量,决定谁去谁留。朱弁毅然表示:“我既然志愿来到金国,原本就已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哪里还曾心存侥幸,指望先行回去?现在既然有此机会,但愿正使回去禀告天子,只要能缔结两国的友好关系,那么即使我的尸骨暴露在外,也会永远像活着一样感到幸运。”
  在他的坚决推让下,王伦同意先行返朝。王伦将去之时,朱弁要求他把图印留下,并说:“自古信使都有符节,我们现在没有符节。但是所谓印者,亦即信也。我会抱着大宋的图印,不离不弃;为它而死,死也不朽。”王伦明白他的心意,便将图印交给他。朱弁将图印藏在身上,从此一刻不离。
  王伦走后,金人诱骗朱弁到投靠金国的伪齐政权刘豫那里当官,并且煞有介事地对他说:“这就是你回国的开始。”朱弁义正词严地回答道:“刘豫什么人?他是卖国贼!我恨不得吃他的肉,怎能忍辱做他的臣子?不用再逼我,我等死而已。”金人大怒,停止了对朱弁的饮食供应。朱弁忍饥挨饿,一心等待死亡,丝毫不肯屈服。
  金人无法降服朱弁,便想给他改换一个官职。朱弁说:“自古两国交兵,使者处在中间,他的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甚至可以关押他、杀了他,何必还去改换他的官职?我的官职受之于大宋朝廷,我可以一死,但是绝不接受新职,致使我的国君蒙羞。”他当即写下文书要求转交耶律绍文,他写道:“金国封官的命令,如果早晨到,我就当晚死;如果晚上到,我就第二天早晨死。”紧接着他又写信给后任的使者洪皓,向他诀别说:“杀害使者不是小事,赶上这种事情,那是命中注定,我当合生取义。”于是他准备了酒菜,召集被金扣留的士大夫们喝酒,饮至半酣,朱弁说:“我已经看好近郊的一块墓地,一旦我牺牲报国,烦请诸位把我埋在那个地方,墓碑只要题上‘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对我来说就是此生之大幸。”众人都低头流泪。朱弁却谈笑自如,说:“这是做臣子的常情,诸位为什么悲痛呢?”金人知道朱弁终不可屈,也就彻底放弃了逼他归降的念头。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