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故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薄薄的故乡
|
ISBN: | 9787562489962 |
条码: | 9787562489962 |
作者: |
王小帅
相关图书
|
装订: | |
印次: | 1-1 |
开本: | |
定价: |
¥48.00
折扣价:¥45.60
折扣:0.95
节省了2.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5-05-15 |
|
内容简介: |
导演王小帅一直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在上海出生4个月后,他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支援三线”,13岁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到武汉,15岁考上央美附中来到北京,23岁北影毕业后分配到福建,两年后无片可拍的他逃离体制,开始他的“北漂”和独立电影创作生涯。
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他一遍遍在光影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他对讲述和发现这段历史有着无法释怀的责任感。
但这本《薄薄的故乡》却无关宏观历史。这本书中的文字、无意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儿时的素描、父母的家书等,装订而成的,是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是一个四口之家颠沛流离的命运。与其说它是在向读者讲述,不如说它是作者的私人笔记——在撰写整理这本笔记的过程中,他让自己沉浸到往事中,他发现自己不免絮叨,更加发现回忆的不可靠;他意外地找到以为早已丢失的照片和画,惊喜地知晓了一直好奇的谜底。
现在这本笔记已经完成,如一部最终剪辑而成影片,不再私有。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序 镜中无光 湖边青年 城域边缘 电影中的乡愁 父亲 母亲 信件、日记、剧本 附录:王小帅父母回忆“三线”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他把心遗落在三线 陌生人见面,常笑问“客从何处来”。对于导演王小帅,这样的问题说不清道不明。他自称是无根之人,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乡可供怀念。如果可以用电影来定义人生,那么王小帅的一定是公路片。还不曾记事,他就被甩在了路上。1966年9月,为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出生仅4个月、尚在襁褓中的王小帅跟着父母离开上海,来到西南偏远山区的贵阳,成了年龄最小的三线人。 1979年,13岁的王小帅离开贵阳去了武汉。其后数十年,他在中国大地上来来去去:当过最早的“北漂”,远远...
2015-08-24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