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海外译介传播研究(德语译介卷)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上海文学海外译介传播研究(德语译介卷)
|
ISBN: | 978-7-5671-4414-9 |
条码: | |
作者: |
孙国亮 等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8.00
折扣价:¥64.60
折扣:0.95
节省了3.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2-0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辑录30位作家,既有“五四”经典作家茅盾、巴金、郁达夫、林语堂、张恨水;亦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中坚丁玲、沈从文、徐志摩、叶圣陶、萧红、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冯至、戴望舒;还有四五十年代的名家张爱玲、苏青、艾青、夏衍、傅雷、茹志鹃;赓续新时期的戴厚英、陈丹燕、马原、王安忆、余秋雨;以及新世纪前后的安妮宝贝、棉棉、韩寒、郭敬明。这些微观个案的德语译介和阐释研究均系国内首发,既量化梳理其作品的译介历程,又针对影响译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具体的评价策略展开定性的个案分析:一来展示上海文学在德语世界的译介接受状况,为学界提供上海文学德译专门化和系统化研究的参考依据,助力上海文化“走出去”。二来让上海作家倾听异声,大体了解其在德语世界是如何被认识评价的,从而反躬自身,更好地提升创作水准。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五四”经典作家的译介传播/001 第一节 “世界文学家”茅盾在德国的译介研究/001 第二节 德国汉学视域下巴金的译介研究/009 第三节 郁达夫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研究/027 第四节 “中西文化调和人”林语堂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 049 第五节 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在德国的译介研究/059 第二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作家的译介传播/064 第一节 丁玲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064 第二节 儿童文学家叶圣陶在德国的译介传播/089 第三节 沈从文在德国的译介研究/097 第四节 德国汉学家视野中的现代唯美派诗人徐志摩 /111 第五节 新感觉派小说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影响/117 第六节 “三十年代文学洛神”萧红在德国的译介研究/143 第七节 冯至:学者、诗人和德语文学传播者/154 第八节 戴望舒:德国汉学视野下的“雨巷诗人”/167 第三章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现当代作家的译介传播/175 第一节 张爱玲:“中国的葛丽泰·嘉宝”的德译与传播 /175 第二节 苏青:德国汉学家眼中的“现代先锋女性” /191 第三节 艾青:德国汉学家眼中“吹芦笛的诗人” /197 第四节 夏衍:德语世界中的《赛金花》解读/206 第五节 傅雷在德国的传播与影响/219 第六节 茹志鹃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227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传播/231 第一节 戴厚英:德国汉学界的“争议”女作家/231 第二节 陈丹燕:欧洲视角下的上海书写者/237 第三节 马原:先锋文学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246 第四节 王安忆作品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250 第五节 余秋雨:德国汉学视阈下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 /271 第五章 新世纪文学的译介传播/280 第一节 安妮宝贝:网络文学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280 第二节 棉棉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286 第三节 韩寒:德媒眼中迷人的上海“坏小子” /295 第四节 郭敬明:德国汉学视野下中国青春文学“偶像派”作家/302 参考文献/310 后记/342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