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精神导引 - 珞珈博雅文库 通识教材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左亚文 主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用 途:大学本科教材
中 图: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专 业:文学艺术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中国精神导引 珞珈博雅文库 通识教材系列
ISBN:978-7-307-23161-0 条码:
作者: 左亚文 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8.00  折扣价:¥49.30
折扣:0.85 节省了8.7元
字数: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2-09-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武汉大学在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时,通过大力开发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成才。“中国精神导引”正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一个正在探索中的切入口。 本书从中国精神的本质界定入手,提出了时代需要中国精神的呼声,并从十个方面展现的中国精神的不同风貌以及发展演变。由此向当打大学生全面展现中国精神,以使其学有所用。 "

作者简介:
左亚文,哲学博士。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现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哲学原理和中华和合文化理论研究。兼任湖北省炎黄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理事。 现已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5部,参编30余部,主持国家项目三项,省社会科学基金两项,多次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

章节目录:
导言



一、精神的内在觉醒:我们何以需要中国精神



(一)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反思的三个阶段



(二)精神运演的曲折行程



(三)需要中国精神的理由和根据



二、精神的本质界定:什么是中国精神



(一)界定中国精神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二)中国精神的本质界定



三、精神的自我实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百家之言



(二)凝练归纳



(三)精神支柱、根本精神和关键词



四、精神的时代重建:我们如何培育中国精神



(一)读懂中国精神,做自身的主人



(二)融小我于大我,勇担历史使命



(三)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







第一章道行天下的精神



“道可道,非常道”:道的概念



(一)可道与不可道



(二)“道”究竟是什么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辩证法



(一)“道”是阴阳和合体



(二)“道”的宇宙演化论



(三)“道”的辩证规律和方法



三、“大道之行”:精神实质



(一)治国之道



(二)修身之本



(三)日用之理



四、“道法自然”:遵道而行



(一)遵道而行,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掌握阴阳之道,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三)思考大道,怀抱崇高的历史使命感







第二章和而不同的精神



和之源:从声音之和到和同之辨



(一)“和”的词源考辨



(二)“和而不同”的普遍存在



(三)和合、和谐与和同之辨



二、和之生



(一)从“他和”到“否和”



(二)从“中和”到“阴阳之和”



(三)从“和”之流传到“和”之生活



三、和之道:中华和谐思维的独特智慧



(一)西方的“矛盾辩证法”及其方法论原则



(二)中国的“和谐辩证法”及其方法论原则



(三)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的异同



(四)“和合文化”的兴起及其发展



四、和之用:从天和、人和到已和



(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二)社会和谐的构建







第三章知行合一的精神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观



(一)先秦诸子的知行观



(二)朱熹的“知先行后”论



(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四)王夫之的“知行并进”论



(五)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论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行观



(一)毛泽东的《实践论》



(二)邓小平的知行观



(三)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



三、新时代“知行合--”精神的弘扬



(一)发扬“知行合一-精神”来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知行合一”



(三)当代青年需知行合一







第四章仁者爱人的精神



一、“仁”的源头和内涵



(一)“仁”的源头



(二)“仁”的内涵



二、“仁”的人性论基础



(一)孔子之人性主张



(二)孟子的“性善论”



(三)荀子的性恶论



三、“仁”的表现和“仁爱”的起点



(一)“仁”的表现:“爱”



(二)“仁爱”的起点:孝悌



四、“仁爱”的实践方式



(一)行仁的机制:推恩



(二)行仁的方式:忠恕



五、“仁爱”的扩展及其当代价值



(一)历代儒者对“仁爱”思想的发展



(二)“仁者爱人”从学说转化为精神



(三)“仁者爱人”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五章先义后利的精神



中国文化中的“义”与“利”



(一)什么是“义”



(二)什么是“利”



(三)“义”“利”的公与私



二、“义”与“利”之间



(一)重义轻利



(二)重利轻义



(三)义利兼顾



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一)集体主义



(二)个人主义



四、先义后利精神的弘扬







第六章爱国统一精神



爱国统一精神的历史发展



(一)先秦时期爱国统一精神的内涵



(二)秦至五代十国爱国统一精神的内涵



(三)宋至清中期爱国统一精神的内涵



(四)近代爱国统一-精神的内涵.



二、当代爱国统一精神的承扬升华



(一)中国共产党人爱国统一精神的内涵



(二)爱国统一精神的当代内涵



三、新时代爱国统-精神的培育弘扬



(一)弘扬爱国统一精神的要求和内容



(二)弘扬爱国统一精神的对象与载体



(三)弘扬爱国统一精神的组织保障







第七章自强创新的精神



自强创新的内涵



(一)自强创新的界定



(二)自强创新精神的基本特征



二、自强创新的时代价值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的团结与和谐的需要



(三)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的需要



三、自强创新精神的继承发扬



(一)增强主观能动性



(二)重在过程



(三)不断自强创新







第八章以民为本精神



一、以民为本精神的历史发展



(一)以民为本精神的形成



(二)以民为本精神的发展



二、以民为本精神的基本内核



(一)爱民精神



(二)保民精神



(三)富民精神



三、以民为本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民主政治的理论资源



(二)执政为民的文化根基



(三)改善民生的精神动力







第九章修身克己精神



一、修身克己精神的内涵



(一)修身克已的内涵



(二)修身克已精神的界定



二、修身克己精神的特质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社会价值取向的不同



(三)道德约束对象的不同



三、修身克己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修身克已精神的时代价值



(二)修身克已精神的实现路径







第十章“三不朽”与“世界大同”精神



一、“三不朽”与中国人的信仰



(一)信仰与中国人的信仰



(二)“三不朽”的语源及其精神价值



二、“三立”的内涵及其关系



(一)“三立”的内涵



(二)“三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新时代的含义



三、大同世界的最高理想



(一)启蒙与隐伏阶段:《礼记·礼运》



(二)转折与发展阶段:康有为与孙中山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人的终极关怀与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中国传统的终极关怀智慧



(二)精神家园的构建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