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宋代文献编纂与文化变革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宋代文献编纂与文化变革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ISBN:978-7-3052-5119-1 条码:9787305251191
作者: 巩本栋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小16开
定价: ¥120.00  折扣价:¥108.00
折扣:0.90 节省了12元
字数: 470千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49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2/05/06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有宋一代经典的编纂、流播为起点,选择一些前人关注不够或疑点仍多而又比较重要的典籍文献,进行专题研究,既将其置于一个较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又力图从中揭示出文献编纂、整理所承载的思想文化信息或在宋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宋代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及其在古代文献文化史上的贡献。主要包括:宋初四大书的编纂与宋代文化发展的承先启后;宋代经学典籍的编纂与宋学的形成;宋代《大藏经》的刊刻与流传;宋代目录学著作的修纂与文献文化的保存;宋代道教文献的编纂与三教的融合;南宋的刻书业与文学流派;宋人对唐代文献的整理与承传;吕祖谦在中国文献文化史上的地位。

作者简介:
巩本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学术史和域外汉籍等方面的研究。代表作有《北宋党争与文学》(系列论文)、《唱和诗词研究》(系列论文)、《辛弃疾研究》(论著)、《广弘明集释译》(注释)、《程千帆沈祖棻学记》(编著)、《宋代文学史料学》(系列论文)、《宋人撰述流传丽、鲜两朝考》(系列论文)等。

章节目录:
绪言第一章“崇尚斯文,垂世教人”:宋初四大书的编纂与宋代文化发展的承先启后第一节宋初四大书编纂的原因和宗旨
一、“广见闻,增智虑”:《太平御览》的编纂二、“兄终弟及”与《太平广记》的编纂三、去除繁芜、以存精华的《文苑英华》
四、“垂世教人”、“足为鉴戒”的《册府元龟》第二节《太平御览》的分类及其文化意义一、《太平御览》对前代类书的承继
二、《太平御览》分类的发展变化三、《太平御览》分类的文化意义
四、《太平御览》“兵部、四夷部”的分析五、《太平御览》对其它三书的影响第三节《太平广记》的编纂与宋初小说观念
第四节《文苑英华》的文体分类与文学文化意义一、《文苑英华》“杂文”类所透露的消息二、从《文苑英华》的“杂文”到《唐文粹》的“古文”
三、《文苑英华》依题材内容分类的意义四、《文苑英华》以题材分类对后之选本的影响第二章“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宋代经学的兴盛和经学文献的编纂
第一节宋真宗在宋初思想文化转变中的作用第二节宋代的孟子升格运动与《孟子注疏》的编纂第三节宋代经学文献的编纂与文化传播
第四节宋代的经学与文学:以欧阳修为例一、欧阳修经学的起点、观念与方法二、欧阳修经学撰述的特色和成绩
三、从欧阳修经学看北宋疑经风气的兴起四、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第三章宋人对唐代文献的整理与文化传承:以宋绶、宋敏求的文献整理为中心
第一节“喜藏异书”、“择之甚精”:宋氏的家学与藏书第二节“礼乐之因革”:《唐大诏令集》的编纂与唐宋典章制度的传承
第三节“纂唐文章之散逸、巻部不伦者”:对唐人别集整理的贡献率四节从宋氏藏书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编纂
第四章“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编纂与影响第一节前人诸说之检讨第二节《唐百家诗选》的文献来源
第三节“去取之间,用意尤精”:《唐百家诗选》编选的旨趣第四节“论诗如舒王,方可到剧挚之地”:《唐百家诗选》的影响
第五章“中原文献之所传”:吕祖谦在中国文献文化史上的地位第一节“华丽家族”:吕氏的家学渊源
第二节“以广大为心”与“以践履为实”:吕氏思想的特色第三节《古周易》与“左氏三书”:吕祖谦的经学文献撰述
第四节吕祖谦的史学研究第五节吕祖谦文学文献的编纂第六节《古文关键》的编选及其文章学意义
第七节文化绍兴:《皇朝文鉴》的编纂与两宋思想文化的传承第六章文艺“绍兴”:南宋复雅词风的兴起与复雅词集的编纂
第一节以雅论词的渊源与内涵第二节《复雅歌词》等词作总集的编纂第三节复雅词风的兴起与南渡礼乐文化重构
第四节复雅词的范式及其嗣响第五节“把周郎旧曲谱新翻”:三家《和清真词》的分析第六节三家《和清真词》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第七章“南渡好诗都刻尽”:南宋的刻书业与文学第一节南宋坊间刻书的繁荣第二节苏轼诗注本的繁兴
第三节陈起与“江湖”诸集的编纂第四节“江湖”诸集编选的文学、文化意义第八章《古文真宝》的编选、刊刻、传播与南宋文化的转变
第一节《古文真宝》的隐与显第二节《古文真宝》的编者第三节《古文真宝》的版本与流传
第四节《古文真宝》的编选宗旨第五节《古文真宝》的传播与儒家思想文化的下渗第九章“其所发明,有足观者”:宋代目录学著作的编纂与文献文化的保存
第一节图书典籍的收藏与书目编纂第二节官修书目的导向作用第三节私修书目的繁兴与特色
第四节宋代的书目编纂与文化传承征引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