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ISBN:978-7-300-31388-7 条码:
作者: 刘勇 李春雨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4-1 开本:0
定价: ¥79.00  折扣价:¥71.10
折扣:0.90 节省了7.9元
字数: 7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313887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3-02-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凝聚主编20年教学经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采用全新授课理念打造。教材按照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顺序组织章节,有详有略,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时间上,打通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不必要的隔阂,使其前后融为一体;在空间上,以内地文学为主体,包括了台港澳文学,同时也吸收海外华文文学的精华,将其共冶一炉。自2006年出版至今,广受师生好评,2008年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作者简介: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长江学者”,“马工程”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成功申报2018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曾分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李春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近年来,先后在《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代表性论著有《出版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北京文化的异域审视》、《比较视野下的北京文化》、《中国当代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中国文化·文学》(中、英文版)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

章节目录:
绪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时空走向
一、关于纵向时间贯穿
二、关于横向空间拓展
三、关于文学史向学术史提升
结 语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
第一节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二节 现代文学的三个阶段的创作概貌
第三节 现代文学整体性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初期的创作
第一节晚清文学思潮与文学革命的酝酿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的发生
第三节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第三章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一出现就是高峰
第二节《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第三节《野草》《朝花夕拾》的生命体悟与哲学思考
第四节《故事新编》对历史的解构与超越
第五节鲁迅杂文的锐利与深邃

第四章郭沫若: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精神
第一节“青春品格”的创造型作家
第二节《女神》——开创一代诗风之作
第三节《屈原》——历史剧的新境界

第五章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与影响
第一节新文学社团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第三节新月社与语丝社

第六章革命文学的兴起与左翼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
第二节左翼文学创作的强劲态势
第三节“京派”与“海派”等群体的创作

第七章现代小说的成熟发展
第一节小说创作的走向繁荣与成熟
第二节《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贡献
第三节“激流三部曲”与巴金的家族叙事
第四节《骆驼祥子》及老舍平民世界的建构
第五节《边城》与沈从文的美好人性追求
第六节《死水微澜》及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第八章现代戏剧的创作历程
第一节起步早、发展慢的现代戏剧
第二节《雷雨》、《日出》及曹禺剧作的独特贡献
第三节夏衍、田汉、洪深等人剧作的艺术风格

第九章现代诗歌的长足发展
第一节从象征主义到现代主义
第二节戴望舒:融古典传统与现代手法于一体
第三节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
第四节第四节 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

第十章战火中的文艺运动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抗战文艺运动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解放区文艺运动与文学创作
第三节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五节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钱锺书等人的小说
第七节穆旦等人的诗歌创作
第八节陈白尘等人的戏剧创作

第十一章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色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与文学的崭新格局
第二节当代文学三个阶段的基本面貌
第三节当代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发展走势

第十二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
第一节革命历史与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
第二节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
第三节主题与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

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叙事诗
第二节政治抒情诗
第三节其他诗歌创作

第十四章新中国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节杨朔、秦牧等人的散文
第二节魏巍等人的报告文学

第十五章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
第一节老舍的《茶馆》等现实题材剧作
第二节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历史剧新作

第十六章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
第二节改革小说与文化小说
第三节历史小说与军事小说
第四节第四节 先锋小说与当代小说的新变化

第十七章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新形态
第一节现实主义诗歌的不断新变
第二节“朦胧诗”与“后朦胧诗”

第十八章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
第一节老作家散文的新收获
第二节中青年散文作家群的崛起
第三节女性作家群散文创作的高潮
第四节文化散文的兴盛
第五节杂文与报告文学的复兴

第十九章新时期戏剧的多方探索
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与发展
第二节戏剧形式的革新与探索
第三节新式戏剧的高品格追寻

第二十章 新世纪文学的新成就与新动向
第一节新世纪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现实主义主潮的再次勃兴
第三节不断渗入的现代主义思潮
第四节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作家的成就

第四版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